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8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15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本研究采用不同部件特点的汉字材料考察在汉字部件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实验1探究在一组刺激序列中,当两个关键刺激R1和R2的相同部件在不同位置时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实验1结果表明,不同条件的重复知盲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中两个关键字中相同部件的位置相同时与部件位置不同时之间的重复知盲效应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部件位置对重复知盲现象无显著影响。实验2探究当关键刺激R1和R2为部件包含关系时的重复知盲效应。实验2结果表明,当一个关键刺激为独体字,且是另一个关键刺激的部件时存在重复知盲效应,其效应的大小会受到具有包含关系的两个关键字(合体字和独体字)在刺激序列中出现顺序的影响,当第二个关键刺激为独体字时的重复知盲效应要显著强于第二个关键刺激为合体字条件。研究结论是不同的汉字部件特点会影响重复之盲效应,这表明重复知盲现象很可能发生在在线的知觉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932.
面对海量网络新闻,直觉或自动化加工过程在信息可信度判断中起重要作用,而与报道人物相关的社会类别信息是重要认知线索。本研究基于社会分类理论,探究网络新闻报道人物的社会分类维度及其与信任知觉的关系。以3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取层级分类任务对预备实验中得到的128个人物群体词语进行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新闻人物的社会分类涉及社会地位高/低,社会距离远/近,传统/非传统三个维度,且后两个维度对信任知觉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人们对网络新闻报道人物的认知方式,拓展了信任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33.
934.
935.
以熟练汉-英双语者为被试, 考察了在短语水平上语码切换的机制及切换代价的来源。结果表明:(1)汉语与英语表示空间方所的短语的差异和表示量的短语的对应与否影响语码切换过程, 但对于两种语言的切换代价的影响不显著, 表明语码切换代价未受特定语言的语法特征影响; (2)熟练汉-英双语者在短语水平上表现出语码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切换至熟练语言的代价比切换至非熟练语言的代价大; (3)熟练汉-英双语者的切换代价源于两种语言短语的激活和竞争, 支持非特定语言选择假说, 可以用抑制控制模型来解释。整个研究表明, 熟练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源于语言表征系统之外。 相似文献
936.
937.
938.
939.
940.
Dialysis can be very stressful with the initial months onto treatment being highly critical in terms of both adaptation and mortality. This qualitativ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incident haemodialysis patients in Singapore. Topics related to the end-stage renal disease diagnosis and haemodialysis treatment were raised with 13 incident haemodialysis patients in the form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as the framework for data analysis. Emotional distress, treatment-related concerns and social support emerged as main issues following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mes. Our study revealed that incident haemodialysis patients have emo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need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rvention programmes in particular to this patient group to promote better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the disease and its treat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