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99篇
  2017年   2830篇
  2016年   226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2422篇
  2010年   2541篇
  2009年   1490篇
  2008年   1717篇
  2007年   219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李杰  杨悦  赵婧 《心理学报》2021,53(8):821-836
通过分别以高频汉字(实验1)和图形非言语材料(实验2)为刺激的两个联合视觉注意任务, 并采用基于Budensen视觉注意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 系统地探查小学三~六年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缺陷的内在机制。以4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6名生理年龄匹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 每类被试均被分为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两个实验均发现不同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在知觉加工速度参数上显著小于控制组儿童。在空间注意分布权重参数上, 实验1的结果显示, 不同于控制组儿童向左侧化发展的注意分布模式, 两个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均表现为无偏的注意分布; 而实验2未发现显著组别差异。且这两种同时性加工子技能分别与不同水平的汉语阅读技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同时加工多个视觉刺激时存在持续的知觉加工速度缓慢的问题, 在同时加工言语类刺激时还表现出异常的空间注意分布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机理, 为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规范错觉是指个体的规范感知与实际存在于群体中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差异, 规范错觉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95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 人们普遍高估了他人的食物浪费(行为错觉)以及对浪费的赞同程度(态度错觉), 而这两种错觉又加剧了人们自身的浪费行为。中介效应检验显示, 印象管理中的社交性维度部分中介了两种错觉与浪费行为间的关系。两个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检验了描述性(命令性)规范信息对行为(态度)错觉的影响, 结果发现, 描述性规范信息降低了行为错觉, 并通过社交性减少了浪费行为; 而命令性规范信息并不改变态度错觉本身, 但通过降低态度错觉对浪费的影响而减少了浪费行为。上述结果意味着两种规范信息尽管高度相似, 但其作用机制却可能不同, 同时这一发现也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两种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学家对和平心理的看法,以“和平”为主线,追溯和平心理学思潮兴起的历史逻辑。毕达哥拉斯、恩培多克勒、柏拉图、奥古斯丁、夸美纽斯、康德等从本体论视角,确立了实现永久和平的理想追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重视研究原始人、战争英雄等的和平心理品质,早期的意动心理学重视人类和平意识研究,机能心理学强调通过建设学校“微型共同体”,提高儿童的和平意识。精神分析心理学则为战争与和平心理提供了新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和平潜能、致力于世界和平冲突化解,推动了和平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末的和平心理学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发生了“政治道歉”、和平冲突化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55.
东西方文化下的真实自我研究:一种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自我反映了个体行为与其价值观、信仰、需求等内在状态的一致性程度, 分为特质真实与状态真实。在辨析了真实自我与自我认知、自我概念清晰性、自我一致性、正直、真诚等相关概念的异同, 并梳理该领域已有理论后, 提出真实自我表现或实现的文化差异, 即西方文化中的真实自我是自主动机驱动的, 而东方文化中的真实自我是关系要求驱动的。未来可以将“关系化”作为现象场, 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理智资源, 从理论建构、社会现象(新兴网络社交平台、社会变迁), 以及结合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跨文化比较、突显情境变化的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6.
5年前,应《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编辑部之约,我谈了十字军东侵的经过。今天我准备再谈谈它的原因、后果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一、十字军东侵的起因十字军东侵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当时西欧封建主迫切要求新的领地和资源。他们从领地上的剥削所得,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东方的财富,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东侵活动。二是无领地的骑士收入微薄,往往债台高筑,依靠服军役和打劫商旅为生。因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东方,希冀到那里去发财致富。三是西欧城市商人,特别是意大利的商人,热衷于十字军的东侵。他们为了商业利益,希望夺取…  相似文献   
57.
Li  Xiaoshan  Ye  Liyuan  Tian  Lifeng  Huo  Yafen  Zhou  MingJie 《Sex roles》2020,82(1-2):44-52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nfertility on Chinese women’s life satisfaction. Infertile women (n?=?466) who were seeking medical help completed a survey that included the 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 (FPI), the Dyadic Adjustment Questionnaire (DAS),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We used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to test our hypotheses, with life satisfaction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representation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hood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the impact of infertility on life domains as a mediator,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resilience as moderators. Results showed that representation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hood and the impact of infertility on life domains are two main types of infertility-related stress, which could play independent roles in predicting life satisfaction. Representation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hood had a negative indirect effect on life satisfaction through the impact of infertility on life domains, and the indirect effect of the impact of infertility on life domains was moderated by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resilience. Specially, representation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hood had a weaker indirect effect (through the impact of infertility on life domains) on life satisfac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higher marital satisfaction or resilience. Therefore, the type of infertility-related stress and both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resili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i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women coping with infertility in mainland China.

  相似文献   
58.
高娟  王鹏  王晓田  孙倩  刘永芳 《心理学报》2020,52(5):633-644
以福利权衡率(WTR)为利他程度的指标, 通过3个实验逐步深入地考察了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表明, 得失情境并未改变被试的WTR。实验2引入他人底线、现状和目标三个参照点变量, 发现被试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 且WTR从高到低依次为他人临近底线、目标和现状; 他人临近底线时, 被试在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 而他人临近现状和目标时, 个体在得失情境下的WTR无显著差异。实验3进一步引入心理距离变量, 发现心理距离较近他人的WTR高于较远他人, 且与得失情境和参照点发生了复杂的交互效应, 得失情境的主效应消失了, 但总体上并未改变实验2发现的参照点效应。这些结果对于更深入地理解得失不对称效应、三参照点理论及社会折扣和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的相关发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9.
从《四库全书》中检索到1700部涉及“自爱”的古籍,形成包含2370条句段的语料库并逐条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自爱包含自我珍重、自我接纳与自我约束三个主要指标以及个我自爱、小我自爱与大我自爱三个主要维度。未来研究将依据我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脉络,结合新时代人们对自爱的理解,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从而为健全人格养成服务。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通过对比老年与青年人在阅读中词长、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上的差异,探讨中文阅读中眼动控制的年老化问题。结果发现:(1)词长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位置指标上年龄与词长的交互作用显著;(2)在注视时间指标上发现了显著的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年龄与语境预测性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综合而言,中文阅读中老年读者的词长效应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不同于青年读者,由此可见,视觉功能和词汇加工功能衰退都是中文阅读眼动控制年老化的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