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风险决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如何进行风险决策是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遇到的未解之谜。主流风险理论认为, 风险决策是一个补偿性的、期望值最大化的过程; 而非主流的风险理论则认为, 风险决策是非补偿性的, 并不遵循期望法则所假设的加权求和等过程。这一谜团为何一直没有得以破解, 或许是因为我们未找到揭示其心理过程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近10年来, 我们针对风险决策过程, 借助行为实验、眼动记录法、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系统探索风险决策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为回答“风险决策是否遵循补偿性规则”这一问题提供了汇聚性证据。本文依据期望法则所假设的概率函数推导、加权过程、加权求和过程、总分最大化等步骤, 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 以期加深人们对风险决策机制的理解, 并为建立、健全与风险决策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采用3(任务类型)×2(时段)被试内实验设计,对比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MPM)和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EBPM)在不同时段对进行中任务的干扰效应的神经机制。结果表明,在目标出现的时段,MPM对进行中任务有干扰效应,额区电极最活跃,额区电压最高,而在非目标时段MPM无干扰效应,但刺激出现后200-300ms额区电极较活跃。说明前瞻记忆任务在大脑中可能处于较高的激活状态,额叶灵活地调配意识的不同状态在前瞻记忆加工中参与的程度和时段。  相似文献   
73.
采用记得/知道范式,以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以32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记忆鲜活性和准确性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记忆的记得成绩好于中性记忆,说明情绪记忆较中性记忆更具鲜活性;情绪记忆的鲜活性和准确性存在较大的关联,在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上相关都达到了显著,表明情绪记忆的鲜活性与刺激中心细节的恢复相联系。  相似文献   
74.
崔丽霞  史光远  张玉静  于园 《心理学报》2012,44(11):1501-1514
Beck抑郁认知理论认为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对抑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不同水平的认知因素在青少年抑郁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根据Oei和Kwon (2007)综合认知模型(ICM), 我们假设在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间功能失调性态度是调节变量, 而自动思维是中介变量。研究采用开学初和临近期末间隔近四个月两个时间点的纵向数据搜集方式, 对613名初中生施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自动思维问卷(ATQ)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然后通过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度和性别差异检验, 结果表明:(1)各变量显著相关(p<0.01), 且各变量间隔四个月两个时间点的分数差异显著(p<0.01); (2)修正后的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较好地拟了数据, 且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对自动思维的影响上女生的路径系数显著大于男生。结论:功能失调性态度在负性生活事件和青少年抑郁症状间起调节作用, 而自动思维从中起到了认知中介的作用, 且该模型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5.
具身认知理论是目前认知科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范式和取向, 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依赖于感知和动作系统, 强调身体在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具身语言理解则认为, 身体、动作和知觉系统在语言认知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在简要回顾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如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语言神经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从语言理解的四个层面的实证研究, 即音位、单词、句子、语篇, 证实具身语言理解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用具身认知观点来解释更高级的抽象语言表征, 具身单词、句子、语篇的具体表征形式, 并利用具身语言认知的观点进行认知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76.
沈汪兵  袁媛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7):1169-1180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性的内核, 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上产生新颖独特且实用观点或产品的思维形式。文章基于社会文化的三层次模型, 分别从文化观念、文化活动或经历以及文化工具三个层面, 围绕人性价值观、中庸取向、非价值性文化传统、海外旅居、多语种学习、以及文化工具所涵盖的文化规则、符号和实物七个方面阐述了社会文化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未来研究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从文化与社会因素的依存性、个体差异控制、文化和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差异以及多重研究取向协作四方面深入。  相似文献   
77.
情感适应是指对重复或连续刺激的情感反应慢慢变弱的现象。近年来有关实证研究发现, 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适应在速度和程度上具有不对称性, 对适应不对称性的解释可以从进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三个视角进行。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1)区分主观幸福感不同成分的情感适应; (2)探讨人格因素在情感适应中的调节效应; (3)完善情感适应的干预方法; (4)提高情感适应研究在时间上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8.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要求被试口语产生包含三个名词的句子,通过检验句中不同位置的名词上的语义干扰效应, 探讨大中小学生言语产生中词汇选择的计划单元。结果发现,大学生和初中生都只在第一个名词上发现了言语产生潜伏期的语义干扰效应,表明其词汇选择的计划单元只限于第一个名词,支持了严格递进假设;小学生在三个名词上都没有发现潜伏期的语义干扰效应,表明小学生没有稳定地选择好第一个名词即开始发音。由此可见,词汇选择的计划单元大小是可变的,存在年龄上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之间。  相似文献   
79.
陈满琪  方平  姜媛 《心理科学》2008,31(1):88-92
在线索提示范式下,设置无干扰条件和干扰条件的阈上和阈下情绪启动,以此考察干扰条件与情绪启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无干扰条件与干扰条件下均存在显著的阈上情绪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并且干扰条件下阈上情绪启动程度明显降低而阈下情绪启动程度不受影响.文章从情绪启动与注意关系的角度讨论了干扰条件与情绪启动的这种表现对于理解情绪启动加工属性及意识与无意识分离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董燕萍  袁媛 《心理科学》2008,31(1):192-194
启动实验的有效条件之一是,控制组和实验组的目标词在基线反应时上相同,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研究没有收集基线反应时,只是确保了两组目标词在频率上相同.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母语而言,如果词频很高,相同频率的词得到相同反应时的机率很大;相反,机率就比较低;对于外语而言,这种机率相对更低.实验说明,相同词频的词不一定能得到相同的反应时,因此收集基线反应时是启动实验不可或缺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