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采用EPQ和《SK——克里佩林心理测验》对围棋特色小学与一般小学4、5、6年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的差异比较,结果发现:经过几年围棋系统训练的小学生,其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显著优于一般小学生;外向性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发展;与一般小学生相比,他们处理事物的速度和积极性更突出,人格启动特征更明显,注意集中程度更好,意志努力程度大。研究表明,小学生经常下围棋,有益于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李鹏 《学海》2006,2(1):137-142
马克思哲学与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等的思辨现象学思想的互释表明:思辨现象学有一种自我超越和回归实践的倾向,但在现实意义上却没有实现这种指归;思辨现象学在纲领、直观、世界、实践等方面脱离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学理式地指向哲学逻辑的根据;而马克思哲学则通过实践还原与实践直观对哲学逻辑的前提发问的根本转换而扬弃了思辨现象学的缺陷,赋予现象学以现实的存在学和历史学的纬度,确立了一种逻辑在先意义上的、具有本真“同一性”的科学实践现象学思想。  相似文献   
993.
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学海》2006,2(4):104-112
本文采用“思想史”的方式来追溯“话语”作为概念的内涵,分别考察了福科、巴赫金、哈贝马斯、海登·怀特、费尔克拉夫等人关于“话语”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话语研究”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与“本体论”和“认识论”学术范式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94.
高度重视并审慎处理大学宗教信仰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信仰宗教大学生,一方面,在尊重大学生教徒信仰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到经过登记的场所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的各种非法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995.
Personality:人格还是个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瑜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6,29(2):487-489
Personality在我国心理学中的译名既可谓人格,也可谓个性。这一奇特的现象是中国的特色。文章考察了它们在中国的沿革及personality在西方的原意和演变,分析了其形成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张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李虹  舒华  彭虹  雷霖  邢爱玲 《心理科学》2006,29(3):546-549
本研究以93个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配对联想学习能力和语音意识在汉字阅读和词汇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其中,配对联想学习分为假词、非词、符号三种形式。结果发现,语音意识是解释汉字阅读的最重要变量,配对联想学习能力对词汇发展具有独特贡献;不会阅读者在假词和非词学习中比初学阅读者差,而在非语言的符号学习中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7.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策略的使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一所普通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中选取90名被试,结构访谈法考察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表达策略的使用。结果表明,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在一到三年级阶段获得快速发展,三到五年级变化很小,而且在积极和消极情境下发展趋势比较一致,但性别和情境交互作用显著。不同年级儿童对策略的使用表现出类似对情绪表达规则理解的变化趋势,全部被试中,平静化策略使用最多,掩饰策略次之,在掩饰策略的使用上,性别和情境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彦平  金瑜 《心理科学》2006,29(5):1171-1173
本文对社会适应性的概念界定、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评价量表与内容、影响因素等研究现状做了基本的叙述与分析。从中看出,当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适应性的评价与跨文化的研究上。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表的研发和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比较研究上。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对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以及怎样培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句子—图形验证任务(sentence-pictureverificationtask)探讨了印尼学生理解印尼语主动句、被动句所形成的命题表征中的项目顺序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语义水平较高的不可逆句,还是语义水平较低的可逆句,印尼学生理解印尼语主动句和被动句后所建构的命题表征中项目顺序均为“受事→施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印尼学生理解印尼语主动句和被动句时,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表层结构(印尼语主动句的语言表达顺序为“施事→受事”、印尼语被动句的语言表达顺序为“受事→施事”)建构相同的深层结构(语义内容的命题表征项目顺序“受事→施事”),可能是一个按照“受事→施事”固定方向进行的系列认知心理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在现代的人事测量中,人格测验被广泛地用来挑选“人-职匹配”的员工并对员工的绩效作出预测。但是一般而言,人格测验的中性导致其测试结果与工作绩效并无显著性相关。因为,除了能力等中性因素之外,能够预测员工工作状况的是诚实、忠诚、尽责等与社会评价指标有关的心理特性,如开朗、乐观、大度和积极向上、具有创造潜能的人格特征。因此,开发具有社会评价性意义的人格测验对人事工作特别是绩效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