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5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Superoxide has been shown to be critically involved in several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aging animals. In contrast, superoxide also can act as a signaling molecule to modulate signal transduction cascades required for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2 or Mn-SOD) is a key antioxidant enzyme that scavenges superoxide. Thus, SOD-2 may not only prevent aging-related oxidative stress, but may also regulate redox signaling in young animals. We used transgenic mice overexpressing SOD-2 to study the role of 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in aging,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memory-associated behavior. We fou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SOD-2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memory formation in young mice, and could not rescue the age-related impairments in either synaptic plasticity or memory in old mice. However, SOD-2 overexpression did decrease 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in hippocampal neurons, and extended the lifespan of the mice. These findings increase our knowledge of the role of 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brain.  相似文献   
872.
不同平面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分别在水平面和冠状面内对第一人称角色和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进行对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表征转换的角色方式对心理旋转产生显著影响,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易于第一人称角色心理旋转,即存在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并不是在特定旋转条件下才出现的,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873.
彭彦琴 《心理学报》2007,39(4):754-760
与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主义为主体的“由下至上”的研究思路不同,中国传统心理学探究走的是“由上至下”的研究路线,即从心理及精神层面最高端入手,强调心理的道德与理性层面,故其实质是人文主义的。现代新儒学作为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典范,具有心理学研究“另一种声音”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现代新儒学研究背景及思路的展开,呈现出以传统心理学思想为深厚根基的中国近代心理学的独特个性与自信。这是现代新儒学对中国心理学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874.
游旭群  邱香  牛勇 《心理学报》2007,39(2):201-208
采用视觉表象的几何距离扫描任务,通过两个实验首次揭示了视觉表象扫描中的视角大小效应。实验一采用3 (视角:2.7°,5.5°和8.2°) × 3 (扫描距离:0.0cm、0.4cm和0.8cm) 组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视角大小这种表象前加工因素是否影响心理扫描的问题;实验二采用8 (视角:2.7°,4.1°,5.5°,6.9°,8.2°,9.6°,12.3°和17.1°) × 2 (扫描距离:0.4cm和0.8cm) 组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视角大小如何影响心理扫描加工过程的问题。结果表明:(1)在视觉表象扫描中,扫描时间会受到表象对应刺激的视角大小影响,即使扫描的几何距离相等,不同视角大小条件下的扫描时间仍存在显著差异;(2)在4°到10°这个视角范围内心理扫描的时间显著短于这个范围之外的扫描时间,6.5°左右是视觉表象扫描的最佳视角。视角大小效应有别于心理扫描的大小效应和距离效应,为Kosslyn的表象计算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它对仪表、图形设计以及棋牌游戏等工作和生活实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5.
牌至爱(brandlove)是Carroll和Ahuvia(2006)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对满意品牌产生的情感上的依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品牌管理实践者情感和关系营销的回应。文章对品牌至爱概念的定义和提出背景进行了回顾,指出品牌至爱的概念建立在品牌依恋、消费者—品牌关系和自我扩展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文章最后辨析了品牌至爱与品牌情感和品牌忠诚等概念,并进一步提出了品牌至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876.
沈模卫  李鹏  郎学明  陈硕 《心理科学》2007,30(4):796-801
自Luck等人的研究以来,诸多研究者对客体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表征与存储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呈现于静态场景的客体作为刺激材料,而不涉及对客体运动特征信息的短时存储。本研究结合多客体追踪范式和视觉工作记忆的变化觉察范式,通过比较检测项全部呈现方式与单检测项呈现方式条件下,客体运动速度的视觉工作记忆绩效,探讨了多个客体的运动速度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方式和容量问题。结果表明,在工作记忆中能够存储约3仑独立客体的运动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877.
王立新  陈宝国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7,30(3):686-688,697
采用录像手段,考察真实的家庭环境中,16名婴儿与父亲和母亲在自由游戏和完成任务游戏情境中的交流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自由游戏还是在完成任务游戏中,母亲的表态行为都比父亲的多些。婴儿对母亲的表态行为比对父亲的多,对父亲的行动祈求、信息祈求和注意祈求行为比对母亲的多。在自由游戏中,母亲比父亲更多地承诺参与儿童的游戏。总体上,父母亲根据交流情境选择交流行为外,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孩子则根据交流对象的选择交流行为。  相似文献   
878.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强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科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人们对价值和伦理的判断。本质上,管理科学或运筹学仍然是一种人文科学。事实上,许多管理科学家都提倡伦理主义,主张把社会的和伦理的关注纳入传统的“理性”技术和管理决策。通过联合两者进行分析,可以拉近管理科学或运筹学和商业伦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9.
张维  陈剑强  苏经宇  翟洪昌  黄勇  李健萍 《心理科学》2007,30(6):1382-1384,1388
探讨名人与陌生人身份判断的脑功能。6名被试参加实验,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采集数据,AFNI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显示,名人面孔身份识别主要激活了额颞区和梭状回等,陌生人面孔识别主要激活了脑岛和梭状回。实验表明,熟悉名人面孔与陌生人面孔识别有其不同的区域;都有梭状回的视觉加工,但是激活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80.
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全明  郑涌 《心理科学》2007,30(6):1351-1355
本研究采用情境讨论、角色扮演和归因训练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分享行为都有明显作用,其中角色扮演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效果最好,归因训练法次之,情景讨论法稍差;实验训练对培养小学女生分享行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小学男生的效果,但情景讨论法对女生影响的效果优于男生,角色扮演训练对男生的影响效果要稍优于女生,但差异都不明显,而归因训练法对女生的训练效果明显地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