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随机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高二学生169名,以问卷法研究了他们对文章的提问能力与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学生提问频次变化范围较广,不同水平提问数量存在显著的差异;(2)从分水平的角度来看,被试个体提问最高频次和总频次,由多到少都呈现出第二、第三、第一水平的顺序;(3)学生第三水平提问总数对第二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4)学生第三水平提问总数对第三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0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记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纬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6,29(5):1068-1070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对前瞻记忆进行研究,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正常被试与脑损伤患者之间的前瞻记忆比较。本文则针对目前关注比较少的精神分裂症这种特殊的脑损伤病人,通过对2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名正常被试在一定试验条件下进行前瞻记忆研究,试图发现其与正常被试在前瞻记忆的水平、影响因素以及自我评价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303.
杨闰荣  韩玉昌  曹洪霞 《心理科学》2006,29(6):1444-1447
使用ERP技术考察了言语产生过程中语音和语义的激活情况。图片上有3种条件的干扰词,分别与目标图片名称形成3种关系:语义相关,语音相同,语义、语音、字形都不相关。结果显示,当被试执行延迟命名任务(实验1)时,与目标图片名称语义相关和控制条件的波形比语音相关的波形更趋于负向。说明在图片命名过程中语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要求被试对上述图片进行延迟语义判断任务(实验2)时,与目标图片名称语义相关、语音相关及控制条件的波形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在语义提取过程中没有语音的促进作用。综合实验1和实验2,本研究的结果更倾向于支持独立两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304.
石国兴  阎晓军  杨绍清 《心理科学》2006,29(6):1388-1391
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信心的形成。方法:采用问卷法和实验干预法对某中学初一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实验干预。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策略、自信方面的提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学生,在自信方面,两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自信心可以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305.
Although mentoring others and career plateaus are both common experiences for seasoned employees, they are rarely examined together. In this study, we considered mentoring others as an antecedent of career plateaus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as outcomes of career plateaus for mentors. We also examine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entors' proactive personality. Results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based on 188 mentoring dyads indicated that career-focused mentoring alleviated both hierarchical and job content plateauing perceptions. Mentors' proactive personalit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focused mentoring and hierarchical plateauing such that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is stronger for low proactive personality mentors. Hierarchical plateau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mentors'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whereas job content plateaus on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urnover intentions. Proactive personalit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content plateaus and mentors' work-related attitudes such tha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ere stronger for more proactive mentors. The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06.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effect is eliminated with two ideomotor compatible tasks when instructions stress fast and simultaneous responding. Thre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In all experiments, Task 1 required spatially compatible manual responses (left or right) to the direction of an arrow, and Task 2 required saying the name of the auditory letter A or B. In Experiments 1 and 3, the manual responses were keypresses made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hands, whereas in Experiment 2 they were left-right toggle-switch movements made with the dominant hand. Instructions that stressed response speed reduced reaction time and increased error rate compared to standard instructions to respond fast and accurately, but did not eliminate the PRP effect on Task 2 reaction time.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even when response speed is emphasized, ideomotor compatible tasks do not bypass response selection.  相似文献   
307.
工作记忆对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张阳  付佳 《心理学报》2007,39(1):35-42
采用双任务干扰范式探讨了工作记忆对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影响。三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在言语、空间和视觉工作记忆负载条件下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效应,结果发现只有在空间工作记忆负载条件下,动态范式中的返回抑制才受到损害。这表明空间工作记忆不但在静态范式中的IOR信息的维持和更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动态范式中的IOR信息的维持和更新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空间抑制动态更新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08.
杨丽珠  王江洋 《心理学报》2007,39(4):668-678
采用追踪研究,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54名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5年后结合教师访谈与评定、同伴提名、儿童自评等方法综合评定这些儿童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探讨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的预期作用。结果表明: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水平可以预期其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水平。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儿童在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总体发展也好,其遵守规则与执行任务能力、与教师交往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社交情绪发展水平都显著高于那些在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低的儿童;反之则差  相似文献   
309.
中国人的群体参照记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红升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7,39(2):235-241
在自我参照效应范式中加入参照认同群体加工任务,比较了中国被试在参照中国人和参照美国人进行记忆加工时的再认率及“记得”与“知道”判断的成绩。两项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美国人,表明记忆加工的认同群体参照效应,而在“记得”与“知道”指标上并无差异;参照中国人加工的再认成绩和“记得”判断成绩显著低于自我参照加工。根据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分类方法,自我参照效应反映了个体自我对于记忆加工的影响,群体参照效应则主要反映了集体自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0.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以481名中学生为被试,通过无约束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了外向性、宜人性人格特征与互联网服务偏好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上,青少年宜人性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与互联网娱乐、信息和交易服务偏好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外向性人格特征与互联服务偏好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从平均影响来看,外向性、宜人性、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交易使用偏好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成瘾,互联网信息使用偏好对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预测效果;(2)在宜人性高分组中,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与PIU的正向关系要强于宜人性低分组。斜率检验表明对于低宜人性人格的青少年来说,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不易导致其成瘾,而对高宜人性人格的青少年而言,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反而容易导致其成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