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6篇
  4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佛教本质上是一种和的宗教,佛教伦理本质上是一种和的伦理,佛教和谐伦理依缘起论、心性论和同理心构成其道德哲学的三大基础原理,以心灵的和谐为根本,使佛教伦理凸显出德性伦理的特色,由心的外在呈现和人的社会关系及与自然界关系的存在方式的不同,佛教的和谐伦理表现为僧团伦理、家庭伦理、公民道德、生态伦理等不同的内容,具体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构成当代和谐伦理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42.
董安邦 《心理学报》1994,27(2):176-183
在心理测验过程中,有些受试者往往会说谎,作假答案,导致测验结果失真。本文使用逻辑推理的理论,探讨了在测验量表中设置“逻辑陷阱”来捕捉说谎者的方法。详细论述“逻辑陷阱”的测谎原理、设计方法。并给出具体推理过程的数学描述和证明。  相似文献   
243.
加法和乘法算式的表征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新林  董奇 《心理学报》2003,35(3):345-351
探讨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心理表征方式问题 ,检验加法和乘法算式表征分离假设 :对于加法算式主要形成视觉 -阿拉伯数字表征 ,对于乘法算式主要形成听觉 -言语表征。要求 2 4位大学生 (男女生各半 )回答一位数加法和乘法问题 (例如 ,2 +3 ,2× 3) ,这些问题中的算数用阿拉伯数字 (1~ 9)呈现或者汉字数字 (壹~玖 )呈现。结果是与阿拉伯数字条件相比 ,汉字数字条件对加法问题产生更大的影响 ,这与假设一致 ,支持Campbell等人的编码复杂性假设 (Encodingcomplexhypothesis) ,但又具体化和发展了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244.
敬畏对内能影响个体的精神世界,实现自我超越,对外能使个体更多地关注他人;且自我超越也能促进个体对他人的共情关注。但目前还未有实证研究探讨敬畏是否能通过共情以及自我超越-共情的中介预测亲社会倾向。为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招募了1347名大学生并测量了其敬畏特质、自我超越、共情和亲社会倾向。结果显示:(1)敬畏、自我超越、共情和亲社会倾向各维度两两相关显著;(2)敬畏直接预测亲社会倾向各维度,也能通过自我超越和共情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且自我超越的中介效应最大。本研究从内、外因素进一步深化了对敬畏与亲社会倾向关系的认识,频繁的敬畏体验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超越及对他人的共情关注,促进亲社会倾向。  相似文献   
245.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道德认同的两个维度—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符号化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2)共情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在道德认同内化和符号化通过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减弱了道德认同符号化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增强了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46.
医疗语篇理解是老年人实现自我照护的关键因素,改善老年人医疗语篇理解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并节约医疗成本。本文整理了老年人医疗语篇理解的影响因素,包括加工能力等老年人个体因素和可读性等语篇设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年人医疗语篇理解补偿模型。该模型尝试阐述上述各影响因素中,那些随龄衰退的因素(如加工能力),如何从别的因素中得到补偿(如医疗知识),从而支撑老年人的医疗语篇理解。补偿模型有利于干预研究的设计,但也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47.

心理学概念autism有两个汉语译名:孤独症与自闭症。两个译名同时并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混乱和误解。从词源学翻译及理论史双重视角看,autism的本质及合适译名不是孤独症,而是自闭症。孤独症是错误的意译,不符合autism的原始含义,易将其本质误解为极度孤独或依恋障碍。自闭症译名更能反映autism的本义,更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体系对autism的临床描述,即以自我封闭为根本特征的社交障碍。因此,学界应当放弃孤独症译名,只用自闭症来翻译和理解autism,以避免不正确的病因学解释及一词两译带来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248.
旨在调查我国现阶段成年人的社会赞许性状况,并建立相应的全国常模。使用之前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在全国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层抽样,获有效样本6350人。结果表明:女性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及自我欺骗否定、能动性管理和交流性管理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青年人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低于中、老年人;城市人口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高于农村人口;初中受教育程度者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低于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在交流性管理水平上,初中受教育程度者低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低收入者的能动性管理水平高于中、高收入者,高收入者的交流性管理水平低于中、低收入者。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249.
为探讨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的追踪测查,结果发现:(1) 学前儿童的各项认知技能和言语能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2)在控制了因变量的自回归效应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后,语音意识对一年半后的口语词汇成绩仍有独特的解释作用,快速命名能预测一年半后的汉字识别成绩,而语素意识是解释一年半后儿童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250.
舒跃育  王栋 《心理科学》2012,35(2):462-466
如何从大量的传记资料中提炼出有用的资料是心理传记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Alexander提出,如果传记中涉及到如下内容,这些资料将可以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这些内容包括:任何反复出现的谈话、主题、情景、重大事件或偶然事件、手段-目序列、关系模式、内心冲突、强迫观念;在文中最先出现的内容;传主试图通过某种方式特意粉饰或强调其独特性的内容;脱离实际语境的内容;缺乏完整性的内容;传主描述错误的记忆或者对真实事件的歪曲或者忽略了事件中的关键细节;以及在缺乏明确理由情况下的断然回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