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74篇
  139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This paper studies changes of standard errors (SE) of the normal-distribution-bas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s (MLE) for confirmatory factor models as model parameters vary. Using logical analysis, simplified formulas and numerical verification, monoton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s and factor loadings as well as unique variances are foun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monotonic relationships do not exist are also identified. Such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allow research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blem when significant factor loading estimates are expected but not obtained, and vice versa. What will affect the likelihood for Heywood cases (negative unique variance estimates) is also explicit through these relationships. Empirical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obtain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52.
简要回顾了叙事疗法的诞生和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探讨了叙事疗法在三个方面的生命伦理学关怀:以生命权力的平等为前提、以人文生态的和谐为途径、以生命意义的丰富为旨归.最后探讨分析了叙事疗法的发展潜力,并指出叙事疗法所蕴含的生命伦理学关怀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3.
日本对自杀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日本青少年自杀率急剧上升 ,为了更好地实施危机干预 ,日本学者对自杀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呈现出由关注宏观的社会因素转向更加关注个体的心理和个性特征的趋势 ,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日本学者对自杀的内涵、分类、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动机、手段、自杀前的心理特征和自杀预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4.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the USA and Korea. The Double ABCX model of stress proposed by McCubbin and Patterson (1983) was evaluated for the two national groups. Thirty-eight American and 40 Korean mothers participated in the home-visit interview. The path models in the present study partially supported the ABCX model, but different path models for the two national groups provided important explanations for the well-being of mothers from the two nations. The cause of stress for the American mothers was specific to the individual variables. For Korean mothers, cultural values that carry social influence were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the child and their experience of stress.  相似文献   
155.
文本阅读中简单推理情境下的信息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  莫雷  冷英 《应用心理学》2003,9(4):49-53,28
研究采用动窗技术探讨了文本阅读中需要简单推理情境下的信息整合发生的时机。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证明了在需要简单推理情境下的文本阅读中 ,需要推理的信息整合是即时发生的 ,而不是经过追溯才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支持文本阅读的更新追随假设理论。同时本研究发现文本阅读中协调性整合不是以词为单位的。  相似文献   
156.
不同加工与记忆编码关系的ERP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记录,探讨了深、浅2种加工与记忆编码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深、浅两种加工条件下,首次使用汉字材料,获得了ERP相继记忆效应(Dm),随后再认正确的ERPs比随后再认不正确的ERPs有更大的晚正成分。(2)深加工的Dm效应始于N2波的前支(230-280ms)和N2波之后(395-800ms);而浅加工的Dm效应发生在345-490ms之间。深、浅加工的Dm效 涉及不同的脑区,这一结果支持深、浅两种加工的Dm效应可能是分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7.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力  朱滢 《心理学报》1998,31(4):374-380
两项实验对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关联性记忆错觉接近学过词的回忆水平,但它的产生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变量对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关联性记忆错觉不同于学过的词,在延迟加快时没有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8.
塞辅音和声调知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的两个实验以合成的汉语普通话CV音节作刺激,研究了塞辅音与声调之间在知觉上的相互作用问题。主要结果是:(1)塞辅音的发音方式影响声调的知觉,不送气音使听者在辨别声调时倾向于基频曲线起点高的声调反应;(2)音节的声调也影响对塞音发音方式的判断,在一、四声音节里,听者倾向于将塞辅音听成不送气音,在二、三声音节里,听成送气音。  相似文献   
159.
关键词方法与英语词汇的掌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滢  李明德 《心理学报》1985,18(2):58-64
本实验用中国学生对国外的学习外语词汇的关键词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现有的关键词方法不适于中国学生,但改进了的新关键词方法明显地有利于学生均英译中。  相似文献   
160.
朱滢 《心理学报》1982,15(1):102-106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加工层次(方式)对自由回忆和再认的影响,实验条件同时包含适合于原来加工方式的提取内容以及不适合于原来加工方式的提取内容。结果表明,深层的意义水平的加工方式产生了最好的保持。从提取内容与加工方式的一致性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强调了加工方式对提取是极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