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8篇 |
免费 | 305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18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情绪的激起是情绪心理学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 ,前人有很多的争议。在对前人观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美国情绪心理学家弗里达 (Frjida ,N .H)的“情绪是由群集引发的”这一观点 ,并认为他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情绪的激起 ,对以后的情绪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03.
904.
陈靖姑传奇与其在闽北的信仰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众多的地方神中,陈靖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女神,她是以“扶胎救产,保赤佑童”为职能的妇幼科专业神。陈靖姑,又作陈静姑、陈善姑、陈贞姑,尊称极多,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陈夫人、大奶夫人、陈太后、顺天圣母、通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生娘娘等,民间常以奶娘、娘奶、陈夫人、夫人妈、仙姑妈或临水奶代称。在闽北,福州语系的俗称“夫人妈”,建瓯语系的俗称“奶娘”或大奶(浦城一带俗称“奶娘佛”)。千余年来,陈靖姑已成为对福建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进程有着巨大影响的女神,同时也在闽北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位置,信众千… 相似文献
905.
Vance Rabius Alfred L McAlister Angela Geiger Philip Huang Ronald Todd 《Health psychology》2004,23(5):539-541
During June 2000-May 2001,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onducted a randomized trial of telephone counseling among more than 3,500 current smokers who called to seek assistance in quitting. All eligible caller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self-help booklets through the mail or booklets and up to 5 sessions of telephone counseling. Approximately 12% (420/3,522) of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18-25 years of age. Using intent to treat analyses, 3- and 6-month quit rates among both younger and older smok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those who received telephone counseling than among those who received self-help booklets only. Three-month rates were 20% versus 9% for 18-25 year olds and 15% versus 10% for older adul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younger smokers can benefit from telephone counseling. 相似文献
906.
907.
从《科学发明创造实验问题材料库》中选取实验材料,采用“学习多个原型-测试多个问题”的两阶段实验范式,探究推理能力、认知方式和启发量对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与关键启发信息提取这两个阶段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推理能力被试比低推理能力被试的顿悟问题解决水平更高,且高推理能力被试在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提取上都显著优于低推理能力被试;(2)认知方式对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提取均没有影响;(3)启发量对原型激活没有影响,但对关键启发信息的提取有影响,并且高启发量的原型比低启发量的原型更能促进关键启发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908.
将GO/NO-GO任务范式和错误意识判断范式相结合,对21名ADHD儿童,27名正常儿童,在错误监控中的错误觉察水平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ADHD儿童能够正常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反应;2)错误意识判断任务诱发出ADHD儿童的错误延迟效应,这种作用,既是因为该任务能够刺激ADHD儿童的有意觉察,又因为该任务无形中增加了GO/NO-GO任务中的刺激间隔时间。该结果表明,增加刺激间隔时间,可能会促使ADHD儿童改变错误后的反应策略,对错误反应进行错误调节,提高其错误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909.
采用同步判断(Simultaneous judgment, SJ)的研究范式探讨空间注意梯度是否受到视网膜离心率的影响。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两个目标刺激, 调节它们的呈现距离和间隔时间, 让被试进行不限时的同步判断, 计算出各种距离上的主观等同点(Point of Subjective Simultaneous, PSS)变化情况。实验中对比了注视点和注意点重合与分离的两种状态。其中注视点和注意点分离的状态是指使用反向掩蔽后的线索刺激将注意点内隐地引导到外周。通过控制似动等影响因素, 发现在注意点和注视点分离的状态下存在距离效应—— 也就是随着距离的增长主观等同点变化越大, 但是在重合的状态下则没有。结果表明分离状态下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注意梯度效应, 而重合时, 注意易化梯度受到一个抑制梯度的影响。这说明, 注意梯度分布受到视网膜离心率的影响, 而影响方式符合注意点为中心的易化梯度场和注视点为中心的抑制梯度场的双梯度场理论。 相似文献
910.
具备自我面孔的识别能力是个体发展中的里程碑,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儿童镜像自我面孔认知能力的发生发展,而缺乏对稍微年长儿童自我面孔识别发展特点的研究。本研究采用逐张呈现被试原本照片以及通过Photoshop改变内外部特征的面孔让儿童进行辨认的方法,考察5岁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特点。结果发现:(1)5岁儿童能正确识别原本的自我整体面孔,但对自我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识别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2)大多数5岁儿童认为发型变化的自我面孔不再是自己的,尤其是更换了异性发型的面孔;(3)儿童对自我面孔的眼睛部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