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它是一种包括所有参与认知的事物的新的分析单元。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及分布式认知的历史渊源;其次阐述了分布式认知和个体认知的关系,并介绍了描述这种关系的交互模型和同心圆模型;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分布式认知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梅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6):681-689
采用三种整体局部特征(关系-属性,全局-局部,抽象-具体)图形,要求3组大学生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以考察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探讨异同比较的加工机制。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⑴三种整体特征均可加速同反应,因而不支持同判断加工是整体匹配的观点;⑵存在快同效应,但并不支持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对整个刺激加工完成后慢速比较器才开始工作的观点;⑶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的增多而减小,从而进一步支持异判断是分析加工、自终止的观点;⑷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从上至下、从整体到局部而增加,意味着异判断加工的顺序可能是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上述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先加工整体特征,然后再和异判断的慢速比较器一起开始加工局部特征。  相似文献   
163.
不同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超  买晓琴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6):671-680
考察在无线索、内源性线索与外源性线索时不同符号数字在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的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 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简称SNARC效应)。采用1到9的中文与阿拉伯数字为材料,以判断数字奇偶为任务。实验结果表明:⑴无线索时注意条件下阿拉伯和中文数字都出现了SNARC效应,而非注意条件下则都没有出现,并且受影响的主要是较大的数字(8、9);⑵外源性线索和内源性线索时,我们得到一个逐渐递减的SNARC效应,受影响的也主要是较大的数字(8、9)。在内源性线索的注意条件阿拉伯和中文数都有SNARC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只有阿拉伯数有SNARC效应;在外源性线索的注意条件只有阿拉伯数有SNARC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阿拉伯和中文都没有SNARC效应,说明外源性注意的影响比内源性注意更大,中文数字所受的影响比阿拉伯数字更大。  相似文献   
164.
不同注意条件下大数与小数的加工差异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刘超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3):307-314
考察在注意(注视点)与非注意(非注视点)条件下数字加工的距离效应和符号效应。采用小数(1-4)和大数(6-9)的中文与阿拉伯数字为材料,以判断数字是否大于5为任务。实验结果表明:⑴ 在注意条件下,大小数都出现了距离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下,只有小数出现距离效应;⑵ 在注意条件下,大小数都没有出现符号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下,只有小数出现符号效应,中文数字绩效显著好于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165.
情绪性权衡困难下的决策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权衡是决策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情绪性权衡困难是指决策者在对与价值目标相关的特性进行权衡时会产生负性情绪,从而在情感上难以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权衡。在情绪性权衡困难条件下,认知努力最小化、准确性最大化与负性情绪最小化标准共同影响决策行为,表现出不同于低情绪性决策行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6.
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学生师生关系测验问卷》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问卷》对随机选取的1120名苏北农村省级重点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高中生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良好的和一般的,师生关系较差的只有6%左右,同学关系较差的却有20%左右;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都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7.
Social grooming in the kindergarten: the emergence of flattery behavi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u G  Lee K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7,10(2):255-265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emergence of flattery behavior in young children and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whether and how it is displayed. Preschool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3 and 6 years were asked to rate drawings produced by either a present or absent adult stranger (Experiments 1 and 2), child stranger (Experiments 2 and 3), classmate, or the children's own teacher (Experiment 3). Young preschoolers gave consistent ratings to the same drawing by the perso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person was absent or present. In contrast, many older preschoolers gave more flattering ratings to the drawing when the person was present than in the person's absence. Also, older preschoolers displayed flattery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recipient was an adult or a child. However, they displayed flattery to a greater extent towards familiar individuals than unfamiliar ones, demonstrating an emerging sensitivity to social contexts in which flattery is use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eschoolers have already learned not to articulate bluntly their true feelings and thoughts about others. Rather, they are able to manipulate their communications according to soci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68.
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来,在决策与推理的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双系统作用模型: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和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启发式系统加工速度较快,不占用或占用很少的心理资源,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影响;分析系统加工速度慢,占用较多的心理资源,遵从逻辑和规则,而且两个系统有不同进化历史和神经基础。该文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双系统在决策与推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相互关系、个体差异,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9.
尹华站  李丹 《心理科学》2007,30(2):383-386
攀缘激活指神经元在两个先后出现事件的间隔阶段呈现出的一种缓慢爬升式“期待”激活。这种激活的强度在后一事件出现时达最高峰,以致被视为一种可能时距编码机制而成为目前时间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攀援激活的计时作用神经机制有三种主要观点:膜电流假说、双稳态单元假说、线性整合假说。未来研究将主要集中于探索攀缘激活的神经元突触机制,非固定间隔时距条件下攀缘激活的计时机制及攀缘激活、运动准备和脉冲累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0.
使用ASL-504型眼动仪,采用2×2的被试问设计,对46名智力、视力均正常的小学生在两种材料呈现方式下.对维度不同的2套图片材料的分类结果和分类过程中的主要跟动指标加以考察。结果表明:(1)材料呈现方式和维度交互影响着小学生的分类结果;(2)小学生分类结果是否存在显著的材料呈现方式与维度差异.与他们在分类过程中的兴趣区数、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注视频率、注视点持续时间等跟动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