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75篇
  9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叶闯 《世界哲学》2009,(2):26-32
大卫·查尔默斯对指称主义一直采取怀疑的态度,他在<概率与命题>这篇文章中,通过揭示指称主义和穆勒关于专名的论点与贝叶斯确证理论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一种否定指称主义的新论证.查尔默斯论证的核心,在于表明贝叶斯确证需要一种指称主义不能满足的条件,即它需要非指称的信念对象.非指称的信念对象需要恰当的描述,可是,查尔默斯在他的语义学中所提出的"中心世界"等概念工具,在给出这些描述时,可能会遇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212.
In this research, we made a theoret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direct and intermediary‐mediated trust situations, and conducted a cross‐cultural (Chinese vs. Australians) investment trust game to test the overlooked effects of an intermediary on investors' trust decisions, with respect to how much to invest in and expect from trustees. Compared to situations of direct trust, a nominal intermediar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Chinese investors expecting in‐group trustees to repay a profit on their investments (Hypothesis 1) and raised their level of investment in out‐group trustees (Hypothesis 2). These results applied to Chinese, but not Australians in support of the proposal that a nominal intermediary would serve as a cue to activate different cultural stereotypes of the functions and meanings of an intermediary with respect to trust and expectation of reciprocity. Coexisting with these culture‐specific effects of an intermediary, the minimal categorisation of people into in‐group and out‐group on trivial grounds leads to a highly significant in‐group favouritism in investment levels of both Chinese and Australians (Hypothesis 3).  相似文献   
213.
214.
肖显静 《世界哲学》2016,(4):61-71,160
走向内在生物本质主义(INBE)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温和的INBE者没有看到基因种概念的真实性和优越性,主张物种本质的二元论或多元论,是错误的。物种的本质可以而且应该归结为物种成员之共同拥有的内在微观结构——DNA序列片段,即未来的、新的、理想的物种DNA条形码。它是物种内在本质属性的典型载体,属于基因种概念,体现了物种的真实本质,不仅能够解释其他物种概念所能够解释的,而且还能够解释它们所不能解释的,由此可以作为物种唯一的、内在的本质而存在。这是物种本质一元论,属于激进的INBE。激进的INBE是成立的,因为DNA条形码是在物种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确立的,蕴涵了物种演化、变异的历史性、生态性和关系性,体现了整体化的‘基因还原论’以及历史蕴涵的‘基因决定论’。  相似文献   
215.
本文包括长时记忆视优效应的三项实验。实验一使用汉语为学习材料,北京人与广东人为被试;实验二使用英语为学习材料、美国人与中国人为被试;实验三使用日语为学习材料、日本人为被试。三项实验都有视觉、听觉两种呈现方式。三项实验的结果都有利于证明频率差异假设,即如果在书面言语中经验某字词的频率高于在口语中经验该字词的频率,则该字词的视觉呈现优于听觉呈现。  相似文献   
216.
从读写萌发的观点出发,探讨6至7岁儿童的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其在校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儿童的非言语智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变量后,(1)只有儿童的非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口头词汇;(2)只有儿童的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识字量;(3)只有儿童入学时的识字量能够显著预测他们一年级时的语文成绩和平时语文课表现;(4)儿童的口头词汇和家庭读写活动均无法预测其在校的语文课成绩。  相似文献   
217.
采用感恩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三年半后的3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感恩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灾后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其中自我觉知的改变与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水平,女生人际体验的改变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对低于高年级学生;(2)感恩和社会支持可显著地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3)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也可通过社会支持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218.
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关于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有关成果。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依恋理论的框架下探索早期师生关系的测量方法、类型和维度划分、相关因素及其对儿童发展与适应的贡献。最近的研究开始重视对师生关系进行教师、学生以及观察者的多视角、多方法测量,识别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的组合对早期师生关系的影响,以及探索早期师生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儿童适应不良的缓解作用。在总结和评价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219.
李晓瞳 《世界宗教研究》2012,(1):143-151,194
已有的学术研究一致认为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传人马启西的思想受到了清代穆斯林学者刘智和哲赫忍耶道祖马明心的影响,进而指出马启西思想与苏非主义有某种关联,但并未探讨其具体受哪个苏非教团的影响.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合新发现的资料,认为马启西的苏非思想可以追溯至纳格什班迪苏非教团.他从多个方面间接地吸收了该教团的思想,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对其作了一定的继承和扬弃,付诸实践,使其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0.
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情绪是一种具有组织性, 深刻内涵, 并且持续变化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 这一交互过程被称为情绪感染。当前关于情绪感染形成机制的理论假设主要包括模仿-回馈机制、联想-学习机制、语言调节联想机制、认知机制、直接诱导机制等, 其中模仿-回馈机制得到了大多数学者们的接受。在情绪感染的形成过程中, 个体差异性、性别、文化构成了主要的调节变量, 它们影响着个体情绪感染的强度变化。近年来, 情绪感染理论研究从个体情绪感染的机制研究转向群体内部个体间的情绪感染交互作用研究, 循环效应被用于解释成员间的情绪感染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注意以下方面:1)个体差异性对情绪感染的感知程度的系统研究; 2)群体成员间的情绪感染机制研究, 特别是群体负面情绪的交互作用研究; 3)情绪感染理论在服务管理等人员交互性强的行业内的实践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