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3篇
  5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编制与多维自我控制理论相适应的,用于测量中国青少年多维自我控制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评估等方式形成初测问卷; 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被试,选取1424名被试进行初测,681名被试正式施测。主动性自我控制量表包含情绪调节、目标维持和自我控制策略3个维度,抑制性自我控制量表包含注意力控制、冲动控制和情绪控制3个维度。两个量表均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信度。综上所述,青少年多维自我控制量表中的主动性、抑制性自我控制量表均符合测量学标准,可用于评估中国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22.
集体自恋是将自恋延伸到群体水平的一个经典构念, 目前被界定为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 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的信念。现有研究发现它对群际敌对性有较强解释力, 因为集体自恋者对内群体形象、地位或身份所受威胁高度敏感, 容易高估威胁和怀疑外群体, 而缺乏自我价值感及控制感是集体自恋的重要根源。鉴于现有研究一般都预设了集体自恋的脆弱性和消极性, 而集体自恋的属性不必然如此, 未来研究应在充分厘清集体自恋内涵及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其消极与积极后效, 揭示其多元成因及干预方法, 并推进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423.
人们面临对生理或者心理产生威胁的应激事件时并不一定表现出敌意和攻击,也可能表现出更强的亲社会性。研究发现,基于利他动机、规则动机、策略性动机的或者基于自我报告的亲社会偏好在应激环境下都可能增强,这可能和应激环境下直觉增强、共情提升和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方面的机制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应激的性质、诱发方式、影响机制、个体差异和发展特征等方面去理解应激增加亲社会性的条件,从而提高群体韧性。  相似文献   
424.
为了解大学生进食障碍症状的类别特征及其与抑郁和性别的关系,使用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对575名大学生施测,采用带预测变量(抑郁)和分类结果变量(性别)的潜在剖面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进食障碍症状可划分为体形关注组(62.4%)、体像顾虑组(28.0%)和进食障碍风险组(9.6%);抑郁得分越高,个体被归为体像顾虑组或进食障碍风险组的可能性越大;女性属于体像顾虑组和进食障碍风险组的可能性比男性高。  相似文献   
425.
积极心理资本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它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被有效开发和管理,并能够对个体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核心积极心理要素。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的四维结构说、三维结构说和多维结构说,并据此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在后果变量方面,主要探讨的是积极心理资本与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幸福感等方面的关系。积极心理资本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与调节变量,而PCI干预模型可有效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以及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的加强等。  相似文献   
426.
具身的情绪:情绪研究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隐喻的影响下,认知加工情绪理论成为现代情绪理论的主要支柱。计算机隐喻陷入困境后,具身认知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纳,具身认知在情绪研究中的应用——具身的情绪可以解除情绪研究的传统局限,摆脱情绪非心即身的两难选择,从而开启了情绪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27.
叶一舵 《心理学报》1985,18(1):88-93
本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识别音同、义同、形近三类成语材料有不同的效果。形近的识别最差,音同与义同只有在同一成语中共同存在,才容易混淆。四种识记方法相比,字形识记的识别效果最好,一般识记最差,意义识记和读音识记随年级不同而不同。在识记方法与材料性质相一致时,三年级被试都识别较差,而五年级被试使用字形识记对各种材料都识别较好,并且意义识记的识别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28.
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浩生 《心理学报》1998,31(2):204-210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若干思想倾向:1.个体主义,指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仅从个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人的思想与行为,忽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2.非理性主义,这种思维倾向把意志,情感,本能冲动、原始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看成是心理的本质,贬低理性思维的作用;3.客观主义这种思想倾向把客观性作业一种教条进行崇拜,对客观化研究的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9.
叶娜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34-839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内隐和外显态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近年来态度研究的重要主题。Gawronski和Bodenhausen提出的APE(Associative-propositionalEvaluation)模型认为,内隐和外显态度有各自不同的潜在心理过程:内隐态度基于联想加工,外显态度则基于命题加工。APE模型指出,正是由于联想和命题加工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内隐和外显态度改变的几种具体模式。文章介绍了模型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对此模型进行评价和讨论  相似文献   
430.
心理危机是一种失调的心理状态。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及生活事件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类心理危机,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实施帮助,会增加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病率。因此,需要在探索青少年心理危机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青少年开展各项心理功能和特征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等内在特质以及生活事件、童年受虐待的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重要预测因素,焦虑情绪则可作为危机的重要预警指标。这些结果可帮助了解危机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危机发生的因素,为青少年危机的预警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