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的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采用线索化的语言转换范式,要求汉–英双语者根据线索使用汉语或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记录线索加工阶段的脑电成分。采用AX连续执行测验(AX-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中AY试次的错误率作为主动性控制参与程度的指标。结果发现,在线索呈现后的200-350 ms和350-500 ms两个时间窗口,转换试次比重复试次诱发了更负的N2波幅和晚期负波,而且AY试次的错误率可以显著地预测转换试次的N2和晚期负波的波幅。结果表明,语言转换的线索加工可区分为由主动性控制调节的两个阶段,即“与非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分离”和“转入目标语言任务图式”的阶段。本研究为主动性控制参与语言转换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92.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validate the short-form of 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 (ULS-8; Hays & DiMatteo, 1987) in Taiwa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 total of 13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ULS-8 in addition to measures of life satisfaction, social support, and adult attachment style. Result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upported the one-factor model of the ULS-8 with adequate values of various fit indices, revealing that the 8 items of the scale were homogeneous for measuring loneliness. In addition, the ULS-8 ha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life satisfa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nd a positive one with anxiety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tendency. All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ULS-8 was an adequate short-form measure of loneliness.  相似文献   
93.
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志强 《心理科学》2008,31(2):389-392
采用结论评估范式,通过考察不同类型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表现形式,比较了选择性检查模型、必然性误解模型和心理模型理论对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预测,对各种理论的解释力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模型理论能够包容较多的实验现象,并对信念影响推理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说明,因而较其它理论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
大学生生命智慧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生命智慧的现状,揭示大学生生命智慧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大学生生命智慧问卷>和<大学生应付方式问卷>对4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生命智慧的整体水平较高,并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生命智慧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高相关,在面对挫折时,富有生命智慧的大学生多采用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等积极的应付方式;生命非认知智慧是应付方式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95.
高中骨干教师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丽  王瑶 《心理科学》2008,31(3):729-732
本研究以高中骨干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以了解高中骨干教师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在性别、婚姻状况、来自于城市还是农村等方面,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些因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在总体上高度相关.建议决策部门改进高中教师的生存状况,增进其身心健康,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6.
高校青年教师成就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Rpbert.Helmreich & Janet Spence,1983)成就动机测验对哈尔滨市的264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的成就动机受到青年教师的已有成就水平、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While the definition of religion in sociology has been highly contentious, we define religion in this article as simply the acts of piety that are conducted within the religious sphere. The point of this definition is to draw attention to practice and away from belief. This approach to religion appears to be especially useful in the case of contemporary Islam, where female piety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religious renewal. The idea of a religious sphere is taken from the work of Luc Boltanski and his colleagues who have coined the expression ‘the inspirational city’. Religion thus consists of acts of piety within the inspirational city, where this space is seen to be in tension with the secular city. The measurement of piety in everyday life sharply differentiates the profane world from religion. These ideas are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qualitative data that are drawn from a small sample of pious women in contemporary Malaysia. We explore three aspects of female piety: veiling, polygamy and child-rearing.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terms in which piety is measured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Islamization of public life in Malaysia.  相似文献   
98.
马西恒  童星 《学海》2008,114(2):15-22
本文是一项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作者在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调查发现,新移民与城市社区的"二元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即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本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称之为"敦睦他者".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经历三个阶段的构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敦睦他者"是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需要政府、社区和新移民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古典儒家提出的与大一统有关的三种观念进行了分析:第一种是公羊学,主要是董仲舒提出的作为宪法秩序之建立程序的大一统,第二种是董仲舒要求确立儒术为新王官学的大一统,第三种是孟子提出的强调仁德对于治理之绝对价值的"定于一"。这三种大一统观念均与近代以来人们基于民族国家理念而形成的"领土统一"观念无关,而恰恰足以消解后者。  相似文献   
100.
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瑶  甘怡群 《应用心理学》2008,14(2):118-128
本研究的目的:考察主动性人格在中国企业内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性及个体-组织匹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研究以三家中国本土企业的253名员工为被试,使用修订过的主动性人格量表。结果:(1)除了大五人格和社会赞许性之外,主动性人格还可以解释工作绩效8.5%的方差变异;(2)整体分析时只有团队导向因素显著,单独分析时高新独资企业中注重细节因素、团队导向因素和结果导向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民营企业中尊重员工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国有企业中革新性因素和团队导向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有效地预测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则根据不同的企业组织,不同的因素在主动性人格和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关于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都有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