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54篇
  20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validity of the Social Problem-Solving Inventory (SPSI) and SPSI—Revised in differentiating 65 high-suicidal from 63 depressed, low-suicidal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from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d overall differences in problem-solving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as measured by the SPSI but not by the SPSI-R.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se differences revealed the high-suicidal group was different in problem-solving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problem-solving skills, compared to the depressed, low-suicidal group. However, when depression was statistically controlled in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none of the problem-solving measures predicted group membership.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PSI to the SPSI-R in differentiating these two groups appears to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elimination of 28 items in the revised version, many of which measure orientation to problem-solving. Also explored was the possibility that objective measures of problem-solving provide a better prediction of adjustment than do self-report measures.  相似文献   
22.
内隐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本研究探讨在无意义字母串学习中内隐记忆的某些特点,并兼用信号检测论进行分析。实验按A、B两组材料系列中所含关键字母“SCT”的比例不同,分成六个组,每组11名,共66名被试。结果表明:1.各组差异明显,合“SCT”比例高的学习材料,启动效应明显,从而证明了存在着一个独立的内隐记忆过程;2.本实验新发现,内隐记忆过程中,心理状态波动甚微,情绪状态稳定,有别于外显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23.
辅音特征和声调识别中的耳优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玉芳 《心理学报》1991,24(2):21-28
本文用双耳分听方法,用识别率和知党空间结构指数等指标,探讨左右耳在辅音特征和声调辨别上的优势问题。得到的主要结果是:(1)右耳辅音识别率高于左耳,声级对侧化效应有显著影响;(2)右耳辅音特征识别率高于左耳;(3)两耳的辅音知觉空间维度和维度的主次关系一致,辅音在知觉空间中的分布也无显著差异;(4)两耳声调识别率无差异,且声调知觉空间也极相似。  相似文献   
24.
中学生友人间执行“分享分担”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宜音 《心理学报》1991,24(3):103-111
本研究试图通过研究友人间执行的规范探析友人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实质。本研究综合使用问卷法、故事投射法和现场实验等方法,围绕“分享分担”规范进行了(1)该规范的执行界域、角色差异与公平原则;(2)该规范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关系;以及(3)社会评价情境对执行该规范的影响的探讨。其结果表明,(1)我国中学生友人间执行“分享分担”规范的界域分布在“利他亦利己”至“利他不利己”之间;友人间角色差异对“分享分担”行为产生影响;友人间的分配以“平均原则”为主导。(2)我国中学生友人对“分享分担”规范的执行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有着正相关,表现出文化的特征。(3)在社会评价情境下,被试的行为接近社会规范。这些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对友人关系社会心理学实质的解释须考虑价值取向这一变量,在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传统下,友人关系的实质不是互惠和交换,而是分享和整合。  相似文献   
25.
根据结构特征对汉字数码检索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继本 《心理学报》1979,12(3):41-51
一、问题的提出 识字过程是人能动地去如实反映字形、字音和字义以及三者联结关系的过程。就观察字形来说,人在观察字形时是积极主动地将字形如实地反映于头脑之中,而不是象镜子那样消极被动地去反映,也不是象照像机那样一下就摄取全部字形。因此研究汉字检索法就要从人同字间的辩证关系出发,一方面分析字形的结构特征,依照字形实际;另一方  相似文献   
26.
在考察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分析五台山目前研究状况之后,一个明确的结论是:建立五台山学不仅有紧迫的内在要求,而且已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五台山学的学科理论框架、学科工程建设,还阐述了建立五台山学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7.
大众与个人的审美品位分别代表了审美活动在个体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大众品位和个人品位相结合的新趋势正在挑战传统的"普遍性"审美法则,并日益凸显审美反应的个体差异。存在诸多因素可以调节大众和个人审美品位的相对比例,包括刺激类型、专业性、文化背景、先前经验和年龄等。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的神经机制中,奖赏系统和默认模式网络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审美品位与审美加工模型的理论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和验证。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拓展审美对象领域、完善大众与个人审美品位与不同审美加工阶段的对应关系等方向上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28.
弱智儿童感知动作技能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难易程度不同的两个打洞操作作业 ,对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感知 动作技能进行了多种参数的测查。结果发现 :两类儿童在理解操作要点、操作速度、操作动作协调性以及操作正确性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同时通过比较 ,对弱智儿童感知 动作技能的特点 ,从外部肢体动作方式和内部智力动作方式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弱智儿童的感知 动作技能的教育与训练提出了建议 ,这对弱智学校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古代山东地区的蚕桑丝织业一直在全国居于中心地位,无论是生产规模、普及程度以及绢帛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其基础就在于山东地区有先进、发达的蚕桑丝织技术。本文以《齐民要术》的有关记载,结合其它资料,从种桑、养蚕、初加工、颜料诸方面了解一下古代山东的蚕桑和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0.
宋琪  陈扬 《心理学报》2021,53(8):890-903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本文探讨了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对下属态度、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及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本文分别通过对150位领导与150位下属(研究1)、50位领导与243位下属(研究2)的配对样本开展两项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数据收集, 并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失配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2)相对于授权不足, 领导的过度授权更会导致下属情绪耗竭; (3)下属需求和接受的授权型领导匹配性通过作用于下属情绪耗竭进而影响下属对领导的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