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家庭沟通模式对儿童广告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霞  杨翌昀 《心理科学》2004,27(3):737-738
本文以家庭沟通模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151份来自学生及母亲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家庭沟通模式对儿童广告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互型和多元型的母亲比保护型和放任型的母亲更经常与孩子一起看电视;交互型和多元型的母亲比保护型和放任型的母亲更经常与孩子讨论电视广告;交互型和保护型母亲对孩子看电视时间的控制要比多元型和放任型的母亲严:交互型和多元型家庭中的儿童对广告的总体态度比另两类儿童对广告的总体态度要积极。  相似文献   
942.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周楚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4,27(4):909-912
文章概括评介了当前错误记忆研究的几种主要范式及其各自可能的认知机制。联想研究范式(包括集中联想研究范式与类别联想研究范式)和无意识知觉范式描述了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而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研究范式则描述了人们对持续事件的错误记忆。这两类不同的研究范式证实了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错误记忆,且可能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它们都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错误记忆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为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3.
空间主方位判断的训练和方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家忠  周荣刚  张侃 《心理科学》2004,27(6):1322-1325
以20名区域管制员和20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种类型的空间主方位判断任务考察训练效应和方位效应。结果表明:管制员主方位判断的绩效(正确率和判断反应时)显着优于学生.拍摄方向朝北和目标刺激在上-下轴位置时,主方位判断的绩效显著优于其他条件。研究提示,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主方位判断的绩效,主方位判断存在朝北的方位效应和上-下轴位置效应。  相似文献   
944.
学习成功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秀君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4,27(6):1291-1295
在理沦研究的基础上.从情境、抱负和归因等方而时学习成功感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并尝试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将主要的影响因素建构成一个理论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甽,积极的课堂情境、积极的家庭情境、抱负和归因都对学习成功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a,积极的课堂情境和积缴的家庭情境也会通过影响个体的抱负水平和归因方式而间接地影响学习成功感.  相似文献   
945.
叙事时间表征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炳钧 《心理科学》2004,27(5):1172-1174
叙事时间表征是时间心理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此尚未有系统研究。本文在概述这方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叙事时间表征特点的假没,以便为今后这方面的时间心理学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46.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26‐study meta‐analysis of 5,759 therapists and their integration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counseling. Most therapists consider spirituality relevant to their lives but rarely engage in spiritual practices or participate in organized religion.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s consider spirituality more relevant and participate In organized religion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therapists from other professions. Across professions, most therapists surveyed (over 80%) rarely discuss spiritual or religious issues in training. In mixed samples of religious and secular therapists, therapists' religious faith was associated with using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techniques in counseling frequently, willingness to discuss religion in therapy, and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947.
内隐学习抽象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知识迁移作为内隐学习抽象性众多涵义的统领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多领域内隐学习的新近研究,以一些详实的实征研究从一个新视角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诠释,旨在更好地体现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及其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48.
汉语同音歧义词歧义消解的过程及其抑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个实验分别采用词语境或句子语境探讨汉语同音歧义词(homophones)歧义消解的过程。被试为112名大学生。实验通过有计划地比较不同语境偏向条件下有关探测词和无关探测词之间反应时的差异,从而揭示汉语同音歧义词消解过程中,对其适当意义激活以及对其不适当意义抑制的时间进程。两个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在同音歧义词加工的早期,语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歧义词不适当意义,阻止其激活;随后,语境促进了歧义词适当意义的激活。另外,相对意义频率在同音歧义词歧义消解过程中有其影响。  相似文献   
949.
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非文字再认条件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秀艳  杨治良  周颖 《心理学报》2003,35(4):441-446
以考察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以及非文字材料中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的毕生发展模式为目的,采用年龄(老年、中年、大学生、初三和高小)和贡献来源(意识和无意识)的两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加工分离程序(PDP)计算了意识和无意识成分的贡献大小。结果呈现出意识和无意识贡献的权衡现象,其特点是:(1)意识贡献呈下降状;(2)无意识贡献呈上升状;(3)两条曲线相交于青年期。对此,我们在过去阐述的意识和无意识的“钢筋水泥”论基础上,提出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  相似文献   
950.
Three objectives are addre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First, the methodological and conceptual aspects of my long-term research program on psychological (individual) traditionality and modernity in Taiwan are briefly reviewed to provide a background for systematically responding to Kwang-Kuo Hwang's critique of the research program. Second, my reply to Hwang is made in terms of five major issues, viz.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dopted, the theoretical or conceptual bas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iscontinuity between individual traditionality and modernity, the semantic opposites and psychological opposites, and the conceptual eval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ity and modernity items. Third, a plea is made for conducting more and better studies on individual traditionality and modernity in developing Asian countries.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 are further discussed and clarified for the sake of conducting methodolog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sounder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