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研究探讨了网络成瘾与大学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幸福感。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降低其幸福感。社会支持提高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992.
青少年责任心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洋  雷雳  柳铭心 《心理科学》2006,29(4):947-950
研究发现在对PIU的影响上,责任心人格与互联网社交使用偏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与互联网娱乐、信息和交易服务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从平均影响来看,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交易使用偏好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成瘾,责任心人格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反向预测效果,而互联网信息使用偏好对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预测效果;(2)在责任心高分组中,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与PIU卷入程度是一种正向的关系,而在责任心低分组中则相反。  相似文献   
993.
莫伦  胡祥恩  杨芳 《心理科学》2006,29(5):1194-1198
来源监测实验既涉及到研究项目探测、来源甄别两种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又涉及到研究反应倾向。当研究目的着眼于测量或比较不同来源源记忆或不同控制变量组在同一来源上的源记忆效果时,把来源甄别和项目探测两种认知过程及反应倾向分解开是十分必要的。通常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对此收效甚微,多项式加工树模型旨在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94.
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彦平  金瑜 《心理科学》2006,29(5):1171-1173
本文对社会适应性的概念界定、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评价量表与内容、影响因素等研究现状做了基本的叙述与分析。从中看出,当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适应性的评价与跨文化的研究上。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表的研发和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比较研究上。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对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以及怎样培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不同类别品牌延伸认知效果的眼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生为被试,利用眼动记录技术,结合言语理解中的歧义句研究范式,将品牌名称嵌入句子环境中,探讨消费者评估不同类别著名品牌的延伸效果时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发现:(1)消费者对不同类别的品牌延伸产品进行评估时的心理过程相同;(2)品牌延伸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最好是在品牌主打产品所在类别的内部进行延伸。  相似文献   
996.
运用MDS对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整理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对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对91名被试的有序分类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后发现,Stress=0.13481<0.20,DAF=0.86519>0.60,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明清晋商组织管理的结构可分为5个维度:(1)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2)开明的用人制度;(3)客观严格的选拔理念;(4)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措施;(5)严格规范的制度与考核管理。同时,将本研究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7.
内隐自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目前,内隐自尊的研究在方法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在研究成果上主要集中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对照性研究,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两方面。本文拟就内隐自尊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大学生一般两性交往中的性别角色差异,用相关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化、女性化量表与一般两性交往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有显著差异;在一般两性交往质量量表总体得分上,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角色类型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其中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者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性别和性别角色无交互作用。这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与一般两性交往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研究运用经济行为学的博弈实验法,探索了不同人际信任和合作的培养模式的效果问题。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采用两人信任博弈和六人公共品博弈实验范式,探讨了替代强化、直接强化和对照组等不同培养模式下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直接强化组的培养效果好于替代强化组; 2、从实验范式角度而言,两人信任博弈范式下的培养效果优于六人公共品博弈范式; 3、相比于直接强化组而言,替代强化组的培养效果不受实验范式和实验情境的影响,具有跨实验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因此,在人际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培养过程中,相比于直接强化模式更容易受时空的限制和实验效应的影响,观察学习等替代强化的模式更具有可行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00.
During social interactions we often have an automatic and unconscious tendency to copy or ‘mimic’ others’ actions. The dominant view on the neural basis of mimicry appeals to an automatic coupling between perception and actio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is coupling is formed through associative learning during correlated sensorimotor experience. Although studies with adult participants have provided support for this hypothesi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sensorimotor experience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ceptual‐motor couplings, and consequently mimicry behaviour, in infancy. Here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extent to which an observed action elicits mimicry depends on the opportunity an infant has had to develop perceptual‐motor couplings for this action through correlated sensorimotor experience. We found that mothers’ tendency to imitate their 4‐month‐olds’ facial expressions during a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session was related to infants’ facial mimicry as measured by electromyography. Maternal facial imitation was not related to infants’ mimicry of hand actions, and instead we found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infants’ tendency to look at their own hands may be related to their tendency to mimic hand action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mimicry is supported by perceptual‐motor couplings that are formed through correlated sensorimotor experience obtained by observing one's own actions and imitative social part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