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7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伦理的价值本源:宗教还是血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的价值本源回答的是伦理价值合理性的来源问题,它需要具有神圣与不朽的特性.虽然中西方伦理都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究竟设定什么作为价值本源的时候却分别给出了宗教与血缘两个不同的答案.基于对宗教本质的剖析以及与血缘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血缘比宗教更适合担当伦理价值本源的重任.  相似文献   
992.
西季威克的伦理学体系中舍有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两种倾向,但他并没有固守一方,相反,他从不同的层次来思考功利主义,力图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超越它们的二元对立.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理解在黑尔的道德思维层次理论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3.
Prenatal stress can cause long-term effects o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offspring.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believed to be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certain type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known to be sensitive to behavioral stress, can be changed by prenatal stress. Whether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EE) in early postnatal periods can cause a recovery from these deficits is unknown.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Wistar rats. Prenatal stress was evoked by 10 foot shocks (0.8 mA for 1s, 2-3 min apart) in 30 min per day at gestational day 13-19. After weaning at postnatal day 22, experimental offspring were given the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through all experiments until tested (older than 52 days age).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Morris water maze testing was performed at 8 weeks of 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natal stress impaired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but facilitated long-term depression (LTD)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in the slices. Furthermore, prenatal stress exacerbated the effects of acute stress on hippocampal LTP and LTD, and also impaire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However, all these deficits induced by prenatal stress were recovered by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This work observes a phenomenon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ly important interactions among cognitive deficit, prenatal stress and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on early postnatal periods may be one potentially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in preventing the prenatal stress-induced cognitive disorders.  相似文献   
994.
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哀伤(bereavement)研究长期以来都依循“悲伤过程假设(griefworkhypothesis)”,但20世纪80年代后其强调“与逝者分离”的基本假设受到挑战,界定的模糊也使得实证研究工作难以进行。当代研究者从依恋理论、创伤研究、认知应对研究、情感的社会功能等视角多方面对哀伤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并出现了一些整合性的理论模型,文中对有代表性的“依恋与哀伤双程模型”作了介绍,并对“悲伤过程假设”进行了重新检视  相似文献   
995.
SSCI中自我表露研究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SSCI对1975~2005年有关自我表露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30年来自我表露研究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源期刊、研究者及其特点,特别将我国香港、台湾、大陆研究者的38篇本土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本土研究虽然数量少,但研究热点、对象、方法等与国外研究基本一致,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还关注到中国文化对表露的影响。从研究脉络来看,我国本土研究理论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96.
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来,在决策与推理的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双系统作用模型: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和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启发式系统加工速度较快,不占用或占用很少的心理资源,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影响;分析系统加工速度慢,占用较多的心理资源,遵从逻辑和规则,而且两个系统有不同进化历史和神经基础。该文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双系统在决策与推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相互关系、个体差异,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7.
学习判断是元认知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未来回忆成绩的预测。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是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指在重复学习测验中,学习判断往往低估了回忆成绩的增加,出现低自信的一种现象。目前,大部分实验证据支持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该效应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对于这种低自信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如,锚定调整假说、记忆偏向消除理论、过去测验记忆的启发式假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文章还指出了此领域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孤独感的社交需要理论认为孤独感是对社交需要未满足的反应,强调孤独感的情感或感受层面;认知加工观主张孤独感的产生是因为个体对觉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强调孤独感的认知成分。同伴交往4个水平上的变量会影响到孤独感的产生,而孤独感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也会对同伴交往产生不良影响。未来研究应该多从家庭功能与同伴交往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孤独感的产生机制,对孤独儿童的干预研究也有待开展  相似文献   
999.
反社会人格是与违法犯罪关系最密切的一种人格障碍类型。作者在简要回顾反社会人格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反社会人格的诊断和评估、影响反社会人格形成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文章最后指出,目前的反社会人格研究中存在概念混用、研究对象单一、忽视其内在结构的探讨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采用维度观探讨反社会人格的内在结构,并开展跨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在文化、社会和人际互动情境下研究行为已经成为人格研究的趋势之一。社会关系模型(SocialRelationModel)源自人际知觉研究领域,它能够分析成对数据,在人际互动关系中分离出行为者效应、目标效应和关系效应。这种研究理念和研究策略不仅契合在社会关系背景下研究人格的理论取向,而且能为实现这一取向提供更为精当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工具。文章通过介绍社会关系模型的含义、方法和应用,以期为研究人格差异的稳定性与变化性问题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