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7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刘伟杰 《管子学刊》2007,(1):42-44,80
一般说来,鸟虫书是流行于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一种装饰意味极强的书体,产生并主要应用于南方诸国。近来有两种论著提到所谓齐国铜器中的鸟虫书。但是分析显示,齐国铜器中存在鸟虫书的说法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982.
刘悦笛 《哲学动态》2007,61(11):19-25
整个20世纪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是艺术,而在分析美学内部,艺术的核心问题则是艺术的定义。[1]因此,如何界定艺术,就成为了分析美学的“核心中的核心”问题。几乎每个重要的分析美学家都要在这个问题上给出自己的解答方案,并由于他们不同的定义方式而相互区分开来,然而,他们却囿于语言的视界而未看到其他的解决路数。如今的英美分析美学已经进入到其自身的反思期,在对待艺术界定的问题上,我们既可以采取超越分析美学的方法,但又要继承分析美学的遗产,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一分析美学“艺术定义”的六套方案关于分析美学的艺…  相似文献   
983.
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曙辉 《哲学动态》2007,9(7):41-46
  相似文献   
984.
循证医学是21世纪新型的临床医学,它的出现极大地挑战了现存的医学教育模式.就循证医学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针对医务人员及医学生开展多层次循证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及用户教育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985.
庄子既反对"江海之士"的避世,即抛弃世界而隐迹山林,因为避世一来有违命运的安排,推卸了人所应承担的诸如"事君"、"养亲"等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二来太过刻意,且往往止于逐末,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以隐邀名,以名渔利。庄子也反对儒家的入世,即卷入国家政治生活而居于庙堂,因为一来入世无效,乱世之乱,绝不会因个人的介入而得以整治;二来入世会对自身生命构成心灵上与身体上的双重戕害。故此,庄子倡导游世,游世乃是一种既顺应这个社会,又不丧失自我追求的处世态度,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顺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内不化"。"在世"而非"入世","远世"而非"避世"的"游世"之道,成就了庄子在乱世之中独特的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986.
晚明时期,佛法复兴。汉月法藏针对当时禅门法统混乱宗旨不清等状况著《五宗原》,创"圆相说",意图重新恢复禅宗五家各自宗旨,遭到师门批判。法藏弟子弘忍作《五宗救》维护其师之说。法藏之师圆悟作《辟妄救略说》回应,从圆相说、临济宗旨、传承法统等方面批判法藏师徒执著名相为实法。僧诤问题揭示出儒家宗法观念对于佛教丛林制度的浸染以及佛法嬗变过程中诠释创新能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987.
刘方 《宗教学研究》2007,2(2):99-104
出于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中的“延州妇人”故事,影响广泛、久远,特别是被不断改写后记载于宋、元两代三种佛教历史著作之中。这一事实,无论是作为宗教事件、文学事件还是文化事件都是极不寻常的。本文从叙事视角和叙事者身份等角度,通过对“延州妇人”这则故事在叙事中的时间、结构、人物、情节、结局和寓意等方面的变化、文学叙事如何在历史的演变中成为历史叙事及其所处文化背景的分析来讨论叙事身份、叙事话语的潜在目的与意识形态关系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88.
伦理的价值本源:宗教还是血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的价值本源回答的是伦理价值合理性的来源问题,它需要具有神圣与不朽的特性.虽然中西方伦理都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究竟设定什么作为价值本源的时候却分别给出了宗教与血缘两个不同的答案.基于对宗教本质的剖析以及与血缘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血缘比宗教更适合担当伦理价值本源的重任.  相似文献   
989.
西季威克的伦理学体系中舍有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两种倾向,但他并没有固守一方,相反,他从不同的层次来思考功利主义,力图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超越它们的二元对立.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理解在黑尔的道德思维层次理论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0.
Prenatal stress can cause long-term effects o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offspring.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believed to be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certain type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known to be sensitive to behavioral stress, can be changed by prenatal stress. Whether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EE) in early postnatal periods can cause a recovery from these deficits is unknown.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Wistar rats. Prenatal stress was evoked by 10 foot shocks (0.8 mA for 1s, 2-3 min apart) in 30 min per day at gestational day 13-19. After weaning at postnatal day 22, experimental offspring were given the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through all experiments until tested (older than 52 days age).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Morris water maze testing was performed at 8 weeks of 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natal stress impaired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but facilitated long-term depression (LTD)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in the slices. Furthermore, prenatal stress exacerbated the effects of acute stress on hippocampal LTP and LTD, and also impaire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However, all these deficits induced by prenatal stress were recovered by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This work observes a phenomenon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ly important interactions among cognitive deficit, prenatal stress and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Enriched environment treatment on early postnatal periods may be one potentially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in preventing the prenatal stress-induced cognitive disor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