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7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男性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对178男性少年犯和219名同龄男性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少年犯的自我确认、社会价值内化、成就潜能、生活和社会态度、自我实现和个人整合水平都较同龄中学生差;(2)在人格类型上,少年犯与同龄中学生亦存在差异,少年犯的人格类型以常规异向居多。  相似文献   
962.
通过48名13岁被试之间的对比实验,考察插图类型是否影响能力高低两种被试建构有关食物链知识的意义。结果表明,(1)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下的测验得分显著高于预置插图;(2)学习能力高者的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学习能力低者;(3)插图类型与学习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63.
对我国的一种有特色的智能观即智能独立论进行了考察。认为智能独立论不同于西方的和前苏联的智能观。它肯定智能包含智力与能力,是二者的合称;认为智力与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指出智力独立论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智能理论,包含着12种智能。  相似文献   
964.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指的是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编码条件。自我对记忆的促进作用,存在多种理论解释,最主要的有: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以及双过程说。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为应用脑功能成像技术对自我进行脑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情节记忆的HERA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目前,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同文化差异研究相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65.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与巴克利的行为反应抑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ADHD(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主要表现在于注意力过程的缺损,将焦点放在多动和注意过程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此症有了新发现。巴克利等人认为注意力后面的自控能力的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才是本症的实质所在。该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分析并阐明了该障碍的实质:行为执行机制的缺陷,并据此对该障碍的矫正提出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966.
问题表征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问题表征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抽象表征、原理表征、图式表征等不同表征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关系;最后提出通过选择与转换两种策略来寻求适宜的问题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967.
不同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超  买晓琴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6):671-680
考察在无线索、内源性线索与外源性线索时不同符号数字在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的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patial 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简称SNARC效应)。采用1到9的中文与阿拉伯数字为材料,以判断数字奇偶为任务。实验结果表明:⑴无线索时注意条件下阿拉伯和中文数字都出现了SNARC效应,而非注意条件下则都没有出现,并且受影响的主要是较大的数字(8、9);⑵外源性线索和内源性线索时,我们得到一个逐渐递减的SNARC效应,受影响的也主要是较大的数字(8、9)。在内源性线索的注意条件阿拉伯和中文数都有SNARC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只有阿拉伯数有SNARC效应;在外源性线索的注意条件只有阿拉伯数有SNARC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阿拉伯和中文都没有SNARC效应,说明外源性注意的影响比内源性注意更大,中文数字所受的影响比阿拉伯数字更大。  相似文献   
968.
不同注意条件下大数与小数的加工差异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刘超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3):307-314
考察在注意(注视点)与非注意(非注视点)条件下数字加工的距离效应和符号效应。采用小数(1-4)和大数(6-9)的中文与阿拉伯数字为材料,以判断数字是否大于5为任务。实验结果表明:⑴ 在注意条件下,大小数都出现了距离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下,只有小数出现距离效应;⑵ 在注意条件下,大小数都没有出现符号效应;而在非注意条件下,只有小数出现符号效应,中文数字绩效显著好于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969.
刘丽  彭聃龄 《心理学报》2004,36(3):260-264
采用双耳分听的任务探讨了汉语普通话声调加工的右耳优势问题,并引进反应手的因素,探讨了汉语声调加工的右耳优势的机制。结果表明,汉语母语被试对普通话声调的加工存在右耳、左脑优势,但这种优势是相对的,右脑也具备加工声调信息的能力,结果支持了直接通达模型。  相似文献   
970.
国外有关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是记忆监控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围绕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新近研究,重点介绍了如下问题:(1)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发展;(2)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机制的探讨,特别对最新的理论模型——学习层次模型和最近学习区假设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3)对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