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工作嵌入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作嵌入代表个体与工作的嵌入程度,用于解释个体为什么留在组织中的一系列因素,具有非情感性、多维度的特点。工作嵌入明显区别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组织行为学变量,包括匹配、联结以及牺牲三个维度。该文明确了工作嵌入与相关变量的概念区别,重点介绍了工作嵌入测量方法的发展以及其在组织行为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今后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维度以及结果变量拓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2.
外倾性和正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格特质与情绪关系的研究表明外倾性与正性情绪存在一定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外倾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绪;(2)外倾个体对正性刺激有更为强烈的愉悦体验和情绪反应;(3)外倾个体对正性刺激有注意等认知加工偏向;(4)外倾程度与皮层及皮层下某些组织的激活程度相关。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ERP及fMRI技术逐步被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进而从脑机制等方面更加客观的揭示了外倾性与正性情绪的关系。通过整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分析现阶段的研究疑点,从人格理论假设,人格测量方法和实验方法这个三个方面探悉了疑点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3.
大学生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50名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即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归因方式问卷的总分与气质性乐观、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气质性乐观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归因方式的自身性维度上,乐观者、悲观者的归因方式无显著性差异;持久性和整体性维度上,对可控性低水平事件的归因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对中、高水平事件,悲观者的归因方式比乐观者更悲观;(3)归因方式对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气质性乐观为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4.
讨论了目前中西医争论的现状,分析了西医和中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提出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认为西医与中医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两者还会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55.
袁少锋  高英 《应用心理学》2007,13(4):373-378
采用中介变量分析的一般范式,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组织支持在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在良性压力源(如任务要求、能力要求)与积极压力反应(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感)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在负性压力源(如人际冲突、组织结构问题、时间冲突)与积极和消极压力反应(如消极工作情绪)之间都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管理者在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组织支持的中介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56.
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给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导致这一现状的缘由应从多层面进行分析。作为医学领域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源地以及医学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医学院校在改变这种格局中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探讨如何以客户意识作为教育及办学价值取向,从而为改善农村卫生队伍现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57.
内—外倾人格(即外倾性)是与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该特质不但影响人类的适应能力与主观幸福感,还与焦虑、冲动等情绪—行为障碍的产生有密切关联。在以往研究中,外倾性与情绪健康的关系集中体现为内—外倾人格对情绪事件易感性的影响,如外倾人格得分的增高伴随着对奖赏刺激更强的积极情绪反应水平。然而,上述联系也有可能是由于外倾性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情绪调节特点导致。因此,可通过系统操纵外倾性人格因素与情绪调节方式,从外倾性人格特质对情绪调节方式及调节效果影响的角度,深入探讨外倾性和人类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拟综合使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EEG/ERP 与 fMRI 手段,开展如下三个层面的研究工作:1)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及内、外倾人群情绪调节策略的比较研究;2)外倾性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的生理变化、时间进程及神经基础与内—外倾人格的关系;3)情绪稳定性不同的内、外倾人群其情绪调节的特点及其脑机制研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深化对情绪与人格关系的认识,从而为心理健康的维护,情绪障碍的治疗及相关疗法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以1368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心理韧性、同伴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在性别、民族、年级和父母外出状况上差异显著;(2)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不仅能直接预测其心理健康,而且还通过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9.
博弈中的反社会惩罚是指博弈者对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高贡献或高合作性他人实施有代价经济惩罚、消极评价或排斥打压的现象。已有研究用带惩罚的经典博弈范式证明了反社会惩罚受到多种个体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并分别从侵犯、报复、社会比较、偏离群体规范、进化策略视角提出了解释其产生机制的5种假说。未来研究可在进一步厘清概念与测量指标、创新研究方法、拓展影响因素研究、明确产生机制、开展针对性干预研究方面做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0.
为探究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相关关系,采用修订后的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和Buss-Perry攻击行为量表对754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虐待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人际敏感和攻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心理弹性和人际敏感分别在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和人际敏感在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