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462篇
  18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本研究采用不同线索强度(强/弱)的中文词对, 选取大学生被试126人, 考察了不同学习方式(重学/测试)在不同时间间隔(5分钟/2天)最终自由回忆测试成绩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强线索强度词对上, 学习方式主效应显著, 测试条件的回忆成绩在5分钟以及2天后均高于重学条件;而在弱线索强度词对上, 学习方式与间隔时间交互作用显著, 5分钟时重学条件与测试条件的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 而2天后测试条件的记忆成绩却显著高于重学条件。结果表明词对的线索强度能够调节测试对不同时间间隔记忆保持的促进作用, 支持了精细提取假设。  相似文献   
862.
李育辉  傅婷  魏薇 《心理科学》2012,35(2):396-400
本研究通过对178名高三学生为期一年的追踪访谈和调查,探讨了当前青少年从高中到大学生阶段所面临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转变。结果显示:压力源存在五种类型,分别是学业压力、未来发展压力、家庭-经济压力、自我评价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学业压力及未来发展压力不管是对高中生还是对大学生都是主要的压力来源。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阶段个体面临的人际关系压力、自我评价压力与家庭-经济压力更高,他们也更倾向于采取相对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同阶段压力与应对的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63.
施动感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意向捆绑即人的动作及动作的感觉结果两者的时间点主观上被感知为相互靠近的现象,为研究人类的施动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测量手段。本文综述意向捆绑的实验范式和认知机制,发现目前线索整合理论能最好的解释意向捆绑现象。意向捆绑的范式可以用于临床疾病和跨文化的研究。今后还应深入研究意向捆绑机制及意向捆绑与施动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4.
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感恩问卷、基本心理需要量表、毒品使用问卷对585名工读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工读生毒品使用情况,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感恩、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工读生毒品使用的关系。结果显示:(1)工读生的毒品使用行为严重,41.7%的工读生曾使用过毒品;(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毒品使用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感恩调节了压力性生活事件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毒品使用的中介过程;(4)感恩与工读生的毒品使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对青少年毒品使用的预防干预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5.
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孤独感问卷、意志控制问卷和抑郁问卷对688名中学生(平均年龄15.62岁,男生314人)进行调查,考察了心理控制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之后,父母心理控制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2)孤独感在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抑郁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受到意志控制的调节。因此,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之间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66.
为进一步探讨青少年受欺负与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调查了城市初中生1485人(男生783人,女生702人)。结果表明:(1)受言语欺负的被试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未受言语欺负的被试,受关系欺负的被试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未受关系欺负的被试,受身体欺负的被试抑郁得分显著高于未受身体欺负的被试;(2)是否受关系欺负与是否受身体欺负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具体来讲,对于未受关系欺负的被试组,受身体欺负和未受身体欺负的被试在抑郁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受关系欺负的被试组,受身体欺负的被试在抑郁得分上显著高于未受身体欺负的被试;(3)受欺负线性模型得到验证,即随着累积受欺负数量的增多,抑郁程度会呈现出线性函数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67.
以690名初一、高一和大一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制的词表,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并比较不同青少年理想父母形象之差异。结果发现:(1)当代青少年心目中理想父母形象应具备的五项主要特征是:尊重沟通、与子为友,能力强、善于交际,正义乐群,正视现实,品德好、有原则;(2)女孩比男孩更重视父母与她们的沟通与相处;(3)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父母与自己相处态度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对父母的能力、生活态度、品德的要求逐渐降低;(4)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收入水平对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则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68.
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面孔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展迅速,该文围绕Bruce-Young的面孔识别模型,探讨模型中各认知单元的内涵、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面孔识别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另外,通过ERP研究结果,指出了Bruce-Young的面孔识别模型中的不足之处,由此提出了修正的面孔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869.
陈巍 《心理科学》2017,40(3):559-564
"动作理解"一直被视为镜像神经元功能最为保守的假设,同时也是证据链最为强健的领域之一,但其概念内涵却始终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戈尔迪之结"一般没有得到厘清。目前,动作理解的紧缩解释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来自实验室检验与哲学拷问的证据倾向于认为,镜像神经元活动构成动作理解的观点是一种"循环论证",前者至多只能算作产生动作理解的附带原因,而不是必要与充分原因。将广义的动作分成运动、运动动作与运动动作链可以有效地澄清实现理解不同层次的动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回应质疑并为辩护自身立场指明前进方向,是重解动作理解"戈尔迪之结"的起点,将对镜像神经元的科学祛魅产生奠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0.
有关婴幼儿词语习得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理论假设:联想学习理论、制约限制理论和社会语用理论.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介绍社会语用理论的相关研究:婴幼儿词语习得过程涉及哪些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社会语用理论如何应对来自前两种理论的质疑和挑战,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的相对权重如何以及自闲症儿童词语习得存在怎样的社会性认知加工障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性认知加工过程在婴幼儿词语习得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最后对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