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We tested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mpetence–contingency–control model to account for well‐being and job seeking in the unemployed. We surveyed 216 job seekers (M age = 35 years; M unemployment = 12.4 months) with measures of personal competency, beliefs about contingency relationships, job seeking, and well‐being. We hypothesized that control (i.e., competency and contingency) would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well‐being and job seeking, and that job seeking would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well‐being and would mediate or moderate between control and well‐being. We found that control accounted for one third of the variance in well‐being, and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job seeking (7% of variance). Job seeking did not mediate or moderate between control and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12.
李琼  黄希庭  尹可丽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663-1671
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指病程长、治愈难、治疗周期长、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且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正常生活的疾病.研究发现,乐观、抗争勇气、心理一致感、受益发现和创伤后成长等积极心理因素在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应对过程中能产生积极效果,并证实积极心理通过生物加工、行为加工、社会加工三条路径促进患者对疾病的应对.对疾病态度或感知进行干预以及直接诱发积极心理等干预方法能对疾病康复产生良好的效果.对该领域研究的质疑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及积极心理和疾病应对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两个方面.针对质疑,未来研究应以实验法为主导并结合其它方法,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与疾病应对和康复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3.
采用自我同情量表、感恩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地震4.5年后的49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自我同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并检验感恩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积极自我同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消极自我同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SD;积极自我同情可以通过感恩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消极自我同情可以通过感恩正向预测PTSD、负向预测PTG。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同情可以缓解青少年的PTSD、促进PTG的发展,而消极自我同情会加重青少年的PTSD;感恩在自我同情与PTSD和PTG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由于帕金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造成影响,本文对国内外O rem自护理论消除退化反应的相关文献以及在帕金森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报道。使用检索电子数据库以及查阅期刊文献。结果发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会诱发机体一系列的退化反应,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质量。大量文献报道了O rem自护理论在消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退化反应中的应用,但很少文献提及O rem自护理论在消除帕金森退化反应中的应用。笔者认为O rem自护理论有望在消除帕金森退化反应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5.
殷融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47-1755
死亡凸显效应(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是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中一个最重要的假设,它认为与死亡有关的想法会加强个体的世界观防御。不确定感管理模型(uncertainty management model)对死亡凸显效应做出了新的解释,指出以往的研究忽视了个体的不确定感对防御行为的影响。将这种理论和TMT进行了整合与探讨,可以认为死亡凸显对个体具有双重影响,个体在思考自己的死亡后会启动双重防御体系。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各种防御方式互相影响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探讨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和间断效应的异同,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以2500 ms和4500 ms为目标时距,采用相同的刺激序列(视觉呈现时距信号,听觉呈现干扰信号或中断信号),要求3组被试分别在控制、干扰及中断条件下完成相应任务,结果发现不管2500 ms或4500 ms时,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间断效应更明显;同时发现在2500 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而4500 ms时仅在中断条件下出现了位置效应,这可能由于实验1的控制及干扰任务中的4500 ms时的“晚”位置的时间确定性较高,以致掩盖了位置效应。为了降低“晚”位置出现的确定性,更好地对比两种范式中的效应,实验2将目标时距设置为1500 ms和2500 ms,结果发现在1500 ms或2500 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且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下间断效应更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是否相同局限在一定时间范畴;计时中断范式中的中断效应对计时的消弱较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7.
强化治疗是最近几年反复提到的话题。很多临床试验研究各种强化治疗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但结果显示强化治疗并未能带来更多的益处,甚至有害。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这些所谓的强化治疗。更应该倾向于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包括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改善生活的方式。把治疗的眼光放到疾病发生的早期,早治疗,以求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18.
强化治疗是最近几年反复提到的话题.很多临床试验研究各种强化治疗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但结果显示强化治疗并未能带来更多的益处,甚至有害.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这些所谓的强化治疗.更应该倾向于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包括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改善生活的方式.把治疗的眼光放到疾病发生的早期,早治疗,以求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19.
介绍中医药和循证医学的共同哲学基础:强调整体观、重视证据;中西医学的哲学立论差异和中医药学的循证困境;阐述了中医药"证"据的哲学原理;并以W.V.Quine的信仰之网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发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哲学思考:弥合个体化和群体化,主观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0.
广西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地贫)携带率高达24.51%,是本地区最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其他类型贫血的临床表现.地贫高发区诊断贫血性疾病时需注意:诊断时需想到地贫;诊断困惑时需考虑合并地贫;确诊地贫者需反思能否解释临床症状.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