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依据墨家学说主旨、队伍组织、从事工作,特别是社会作用的不同,可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发展分为兴盛(公元前444年至公元前381年)、衰败(公元前381年至公元前311年)、转型(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50年)、重兴(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221年)四个阶段.兴盛阶段,墨家着力游说诸侯、传播学说、制止攻战、助弱国守城;衰败阶段,墨家学派分化内斗,三派弟子活动转型;转型阶段,“谈辩派”后学热衷于空言思辨,“说书派”后学被视为与儒家同类,“从事派”后学对“任侠之风”产生重大影响;重兴阶段,墨家学派声势复盛,“说书派”后学的宣传,“从事派”后学对墨家精神的继承,“谈辩派”后学与儒家、法家的尖锐争辩,都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2.
已有研究表明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该过程是否通过调节心理准备状态实现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无意识目标对个体道德取向的影响。实验1通过语义启动方式激活被试的成就目标,结果发现,与未激活任何目标的被试相比,激活了无意识成就目标的被试更偏向功利主义道德取向。实验2激活被试母亲的概念,结果发现这部分被试比对照组更偏向道义主义道德取向。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取向,使个体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33.
躯体变形障碍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使大多数患者以普通求术者的身份出现在美容整形科医生面前。然而,关容整形手术非但不能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更可能引发复杂的医疗纠纷。基于躯体变形障碍在美容整形科呈高发生率的特点,文章对美容整形术前心理评估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列举了有效的评估工具以提高心理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易学史研究中存在符号遮蔽问题,就表象而言,符号遮蔽问题与语言使用中的简化性有关,也受到循环历史观与进化历史观相互竞争的影响,从根本上言,遮蔽问题有其内在矛盾根源,即符号的无限与有限、开放与封闭、普遍与特殊的矛盾,解决遮蔽问题的关键在于还原符号内在的时间性、开放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35.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在注意偏向上是否存在情绪干扰。采用情绪图-词Stroop范式对病理性网络使用者与正常网络使用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病理性网络使用者与正常网络使用者相比,有对情绪词语有更加突出的反应延迟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干扰。(2)病理性网络使用者与正常网络使用者相比,具有更多的负性认知偏向。(3)病理性网络使用者与正常网络使用者相比,在图词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更多的反应延迟存在。  相似文献   
36.
研究通过"命名复制"、"选择建构"和"自由绘画"三种任务,考察了"嘴""眼""眉"等情绪标签在幼儿情绪识别中的优势效应。结果表明:(1)幼儿识别高兴、悲伤和愤怒要早于惊讶,识别高兴的成绩最好,3~4岁是识别悲伤和惊讶的快速发展期;(2)幼儿识别情绪过程中并未出现典型的"嘴部优势"效应,不同情绪具有不同的代表性的情绪标签,识别高兴和惊讶时嘴部是优势区域,而识别悲伤和愤怒时眼睛和眉毛是优势区域;(3)不同顺序的任务差异显著,先前的情绪命名和复制、建构等任务会显著提高儿童的自由绘画成绩。  相似文献   
37.
西方学者已普遍接受宽恕的本质即为亲社会性动机转变过程。从这一取向出发, 介绍Worthington提出的宽恕压力应对模型、Koutsos等人提出的人际间相关变量模型以及Hall和Fincham提出的自我宽恕模型这三个模型。三个模型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提供支持, 通过论述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同时在宽恕模型论述中总结分析近年来宽恕的认知加工、人际相关变量的作用以及自我宽恕方面的研究进展等。最后对宽恕在西方以及我国的研究进行回顾, 指出中西方宽恕研究发展中存在的研究不全面、缺乏理论支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
为证实“解释法”样例设计的促进作用,实验考察了4年级小学生学习“解释”样例与普通样例、“解释”样例和“解释-标记”与普通样例的迁移效果。结果表明:(1)用“解释”样例学习分数加减运算规则的近迁移成绩明显优于普通样例,但远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2)用“解释-标记”样例学习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的远迁移成绩明显优于“解释”样例和普通样例,但近迁移成绩差异不显著,学习“解释”样例的远迁移效果均明显优于普通样例;(3)学习“解释法”设计的比例运算样例,其远、近迁移成绩均明显优于普通样例的迁移成绩,并受被试先备知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宋晶晶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9):1446-1455
个体间表现出的昼夜节律差异现象可以从日周期类型上进行分类, 包括偏爱早睡早起的清晨型, 偏爱晚睡晚起的夜晚型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已有研究表明, 夜晚型与心境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进食障碍等心理疾病有关, 而日周期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能受到基因、社会时差、人格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应改进研究设计和测量方法, 深入考察日周期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以及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推进日周期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40.
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 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 基于预备性研究, 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包括8个因素:职业认同、乐观开朗、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网络差异;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 采用他评、前后间隔2周的问卷调查方法, 获得不同地区高校530份有效匹配问卷,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但与录用通知书(客观就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的倒U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职业探索高水平下二者呈倒U型关系, 而在职业探索低水平下二者没有显著关系; 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书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村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而城市大学生二者相关不显著; 城市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而农村大学生二者关系不显著。这为未来探究可就业能力的价值实现机制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