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138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杨柱才 《周易研究》2007,3(5):69-74
罗钦顺认为《周易》的宗旨就在于"穷理尽性"。《太极述》是罗钦顺在易学上的一个创造,其中讲述了太极之义、太极之全体、太极之妙用,及人物之性、圣学体用之全等问题,建构了一个宇宙万物及人生性命的演化的总过程。  相似文献   
912.
《周易虞氏消息》一书,是张惠言对孔子-商瞿-田王孙-孟喜-虞翻-系"易阴阳大义"发掘的代表性成果.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以"乾元"为源头和动力的阴阳流转的过程,即"乾元"的潜存、展开和回归.该书的价值,本文认为,在于启发我们看到虞翻易学的两层结构"取象释辞说"与"卦变消息说".不足之处在于,虞翻释《易》的重心是放在对"观象系辞"思路的逆向呈现上,由此以见"辞"与"象"的关联,"卦变消息"仅是实现这一探索的工具.而张氏为了阐述虞翻易学与孟喜易学的一脉相承,则以"卦变消息"为虞翻易学的精髓.两者的不同,反映出清人的汉易研究与汉易本身的区别.  相似文献   
913.
古代中西方的"学派"观念比较——兼论"思孟学派"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察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汉初的"学派"观念入手,比较异同,分析其通约性结论,指出学术师承渊源和学术宗旨,是我们考察"学派"的两个重要视角,而且学术师承渊源更重要。进而分析"思孟学派"这个名称,指出从"学派"义例来看,孟子并不认同子思,子思学派与孟子学派是并列的;"思孟学派"这个名称只适宜于着重考究子思的思想,以及孟子因袭其说的部分。  相似文献   
914.
方东美阐发中国哲学之精神,是以整体的西方哲学为对照,在中西交融的世界宏观文化背景下对中国哲学的一次整体透视。他从形而上学的层面来把握中西哲学的精神,并从中西形而上学的比较中将中国哲学界定为"内在超越"型态。他认为,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圆融和谐的精神,即所谓"广大和谐之道",他以此作为对西方"二元对立"思想的超胜之道。同时,他从机体形上学的观点,将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和新儒家看作中国哲学精神的共同代表。要之,方东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探讨,确是别开生面,但又难免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15.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材料特有的内在因素差异对学习判断及其孤立效应的影响,选取814名的高一学生作为被试,男女各半。实验一是探讨性质不同的孤立项目对学习判断及其孤立效应的影响;实验二是探讨层次差异不同的同质项目对学习判断及其孤立效应的影响;实验三是探讨孤立项目的序列位置对学习判断及其孤立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材料中,材料的性质的差异越大,孤立效应越显著,证明了孤立材料的距离效应;在同质材料中,材料内部层次差异越大,孤立效应越显著,证明了孤立材料的幅度效应;在学习判断中,不管孤立项目的序列位置处于前位还是后位,都存在孤立效应,且材料中孤立项目的位置越靠后面,其孤立效应就越明显,证明了孤立材料的后位效应。  相似文献   
916.
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看,中国雇员特有的组织承诺特征可以总结为五点:一是从结构模型上的理想因子显现;二是情感承诺更加影响中国雇员的组织行为;三是承诺指向上级而非组织;四是离职动因注重在位能得到什么;五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通过对各个特征进行道德追溯,我们发现,“理想人格”解释了理想承诺,“仁”造就了中国雇员的情感承诺,“忠”的思想使承诺指向上级,离职动因在于“谨慎”思考,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改变了传统道德集体主义的提倡。  相似文献   
917.
理性、中道与幸福——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豹 《伦理学研究》2007,(5):104-108
道德选择理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三个方面研究了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一、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选择的理论前提;二、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选择的依据;三、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选择的目标。其次,从西方哲学史的宏观背景中就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的成败得失进行讨论。通过研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道德选择在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8.
The ineffable  in Wittgenstein 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is an essential term that has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name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or real and fake. The negative or fake type can be clarified by logical analysis, while the positive or real type can be understood only through philosophical critique.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ypes consist of infinity or absoluteness, but the infinity is subject to distinctions in meaning and logic.  相似文献   
919.
主要基于机器学习的NaveBaye等方法,对诗词文本采用向量空间模型来表示,首次提出了中国古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作品判别计算模型,并采用了信息增益作为特征选择的依据,结合爬山法完善了计算模型,该模型已经在精典语料《全唐诗》的机器学习基础上得到实现,获得较好的诗人作品判别效果,准确度可达到98.3%,该方法已成功地推广到古典诗词的风格流派的机器判别上[1],准确度达到88.5%。本文提出了古典诗词研究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20.
人是具身心智的存在者,其存在方式独特性在于:他既依赖于物理形态的身体,又有存在论上不可还原性的主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世界观中一致且完备地解释和理解人遂成了心智哲学的大问题。如果坚持现代世界观的基本立场一致性,那么对意识的解释和理解不可避免存在着"难问题"所界定的不完备性。人们大致从三个进路来处理不完备性的局面。然而,原则上它们都无法实现一致且完备的要求,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根本的局限,即不可能通过认识论的方法在两种存在论形式(无和有)之间实现等价转换。尽管在认识论上这是一个悲观的结局,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积极的,因为它显示了个体经验在存在论上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