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29篇
  12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7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技术创新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同样推动现代医学快速进展和持续进步。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够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结合国内外医疗相关技术创新的现况和医院实践,剖析了技术创新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驱动作用,结合自身实践,从医疗设备技术创新、医学信息技术创新、医学技术创新思维和理念这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为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62.
目前精神障碍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群体人数众多,社会保障严重缺失,而导致其发生的原因,除了传统的家庭责任观念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缺乏总体规划、资金投入不足、运用低效等也是重要的因素。鉴于此,提出了精神障碍群体社会保障发展的思路,一是树立家庭、国家、社会责任共担的理念;二是坚持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加大投入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四是加强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法规,以期加强和完善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3.
“红包”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属性需要进一步明确, 以避免立法及法律适用中的混乱。通过对“红包”的历史、理论、立法的分析, 可以发现, “红包”实质上是一种行为, 其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主体特定、主体强弱不对称、对象特定、金额具有不确定性、行为具有职权性以及动机具有复合性。狭义的“红包行为”仅指在医疗活动中, 医务人员收取患方给予的合法劳动报酬以外的财物或利益的行为。“红包行为”具有多部门法的法律属性, 可以采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多部门法的手段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64.
医师职业精神是每个医师所必须达到并表现出来的一个基本胜任力,相应也是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医师职业精神的细化和评估是促进医师职业精神建设的基础,各种评估方法也是促进职业精神教育的基本工具。国外目前主要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估方法为伦理知识和道德推理检测,定性、定量的观察评价。观察评估主体包括自评和不同来源的他评。结合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选用合理的职业精神评估方法,可为国内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和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5.

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回顾中医高等教育自1956年起的课程设置情况,全面梳理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必修课程设置情况,分为艰难开拓、全面发展、医教协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对2012年以后设置的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和九年制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也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发现,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必修课学时数逐渐减少,兼顾学生个性需求,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中医类课程学时数相对减少,但仍占主要课程类别;课程体系建设重点由关注课程学时数量转向关注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66.

从卫生经济学视角,探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分析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卫生经济政策、经济分析模式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等发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具有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借鉴国外经验和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提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相关政策突破发展障碍;构建激励制度,加强人才培养以支撑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发展;开展评价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经济效益的研究,以价值为导向构建本土化的医疗模式,以期为我国发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卫生经济学研究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效应的研究表明,“学习”并非只发生在编码阶段,测试或提取练习除了可评估知识掌握程度之外,在某些情况下它比再次学习能更好地促进长时记忆保持。文章从如下方面概述了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1)在自由回忆、配对联想学习、再认和模拟教育情境等不同性质的实验任务下测试对学习的积极作用;(2)测试可能导致的消极作用,介绍有关提取导致遗忘,测试的消极暗示效应,测试与错误记忆等方面的研究;(3)介绍信息额外呈现理论,过度学习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必要难度理论,迁移适当加工理论等测试效应的有关理论及其发展沿革。最后,结合研究中的争议及教学应用做了思考,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采用4个研究探究了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的影响。研究1通过测量被试的特质性权力感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初步探索权力感水平与调节定向的关系。研究2和研究3分别通过外显角色扮演和故事回忆法来探究状态性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目标表征和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4采用身体姿势法启动权力感,进一步探究在内隐层面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权力感个体更倾向于促进定向;而低权力感个体更倾向于预防定向,并且排除了其中可能的无关变量(情绪)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整合现有的权力感研究结果,并能预测更多未知的权力感效应。  相似文献   
69.
采用系列位置回忆任务, 探讨作为声调语言的汉语普通话中声调及情绪信息是否具有近因及后缀效应, 从而揭示同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和情绪韵律在前分类声音存储器(Precategorical Acoustic Storage, PAS)中是否具有单独的表征, 及该表征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实验一和二分别考察了声调是否具有近因和后缀效应, 实验三和四分别考察了情绪信息是否具有近因和后缀效应。实验结果发现两者均在PAS存储器中有单独的表征, 但这种表征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且受影响的方式不一样。研究结果表明作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和情绪信息在表征上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及在短时记忆加工过程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0.
图形型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一项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MRI脑成像技术探讨图形型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设计了一种由图形形状和条纹方向描述的简单几何图形组成的归纳推理任务,这种图形型任务与以往研究中常用的语句型归纳推理任务是同质的。根据两个图形共享特征数量的不同设计了两种实验任务:共享两个特征(2T)和共享一个特征(1T),以休息基线(Rest)作为控制任务。2T和1T任务均为归纳推理任务,但2T任务包含知觉特征整合成分,而1T任务不包括。结果发现:与控制任务相比,归纳推理任务在前额区(BA6、9、11、46、47)、尾状核、壳核和丘脑等脑区有显著激活,反映了"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知觉信息整合与右侧额下回(BA47)、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