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5篇
  2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史汉文  李雨桐  隋雪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696-2707
情绪标签词直接表达情绪状态,而情绪负载词本身不表达情绪状态,但能引发个体的情绪反应。通过对情绪标签词和情绪负载词的相关研究综述发现,情绪标签词与情绪负载词的加工优势存在不一致的结果;任务需求、语言类型和词汇特征是导致情绪词类型效应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情绪标签词与情绪负载词的加工差异可以通过语义表征的具身假说、密度假说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应深入考察情绪标签词与情绪负载词加工差异的原因;考察两种词在句子和语篇水平的加工差异;提供能够直接解释情绪词类型效应的理论假说;对比中英双语者加工中文和英文情绪标签词和情绪负载词的差异;采用神经成像技术继续探查情绪信息与语义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92.
道德困境决策中的忽略偏差效应是指在道德困境中,当作为和不作为都会造成消极结果的情况下,个体认为作为导致的消极结果比不作为导致的消极结果更不道德,从而使人们在道德决策时更倾向于不作为的现象。由于传统道德决策研究范式存在义务论决策倾向性和一般性不作为反应倾向相混淆的局限,道德困境决策中的忽略偏差效应尚未做进一步探索。本文梳理了道德困境决策中忽略偏差效应的表现,通过CNI模型提出甄别和测量道德困境决策中忽略偏差效应的策略:创设研究情景; 分离不作为倾向性和忽略偏差效应; 综合探索忽略偏差效应的群体和个体特征。针对CNI模型的局限性,结合CAN算法和漂移扩散模型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界才开始涉入教育制度伦理的研究,教育制度伦理在我国是一个崭新而又特别有价值的研究领域。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国内教育制度伦理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研究薄弱是最大的不足,以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国外成果的进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4.
外资企业员工群体间应激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广东外资企业中的三类员工 (即内地员工、港澳员工和本地员工 )共 2 2 7名被试和内地国营企业员工共96名被试的应激及其相关因素。被试应激水平的组间比较表明 :外资企业员工的应激水平均显著高于国营企业员工 ;外资企业各类员工之间在应激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外资企业员工的进厂时间与被试的应激水平呈倒 U型曲线关系 ,而员工的学业与应激水平呈 U型曲线关系。回归分析表明 :外资企业中各类员工的应激有共同的相关因素 ,也有各自特殊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5.
采用眼动方法,在图-图干扰范式中探讨了干扰图的频率和语义类型对语义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1)语义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与目标图语义一致的干扰图获得的注视时间长于与目标图语义不一致的干扰图,证实了语义干扰效应的存在,与Dell的交互激活模型相吻合。(2)干扰图命名的词汇频率主效应不显著,未发现显著的频率效应,对词汇选择竞争假设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96.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enders' personal traits may be used by others to make judgements about the senders' truthfulness. Tw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whether perceived self‐control ability has an effect on deception judgement. Perceived self‐control was hypothesized to act as a motivational cue that participants would use to assess the sender's motivation to lie, which in turn would influence their deception judge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when participants assessed the sender as having higher self‐control ability, they would consider the sender to be less motivated to lie in daily life (Study 1), and judge the sender more truthful in a text‐based deception judgement task (Study 2). However,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self‐control ability disappeared in a video‐based task (Study 2), likely due to the multitude of various cues available in audio‐visual stimuli. Th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7.
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划分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建构认知模型法探索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的存在性及顺序性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提出问题发现过程可划分为信息搜寻、现状表征、寻求目标、建立联系、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六个阶段的基本假设。用出声思维和秩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高低能力组共4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阶段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六个阶段中有两对阶段出现位置非常接近,可将其进行整合,构成现状搜寻与表征、目标探索、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四个阶段。在不同问题领域与不同能力被试群体中,各认知阶段的顺序性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8.
以24名大学生为测试对象,结合基于视频的用户绩效测试方法和问卷调查法,比较了测试对象使用触屏手机和传统键盘手机完成测试任务时的绩效及主观满意度。绩效测试的结果显示:在完成测试任务的时间和按键效率方面,两款手机在不同测试任务上各有优势;在按键敏感性方面,传统键盘手机在各项测试任务上均优于触屏手机。主观满意度评价的结果显示:在速度、按键效率Y2.易学性方面,被试认为传统键盘手机基本上都优于触屏手机;在舒适度、愉悦度和灵活性方面,选择购买触屏手机的被试认为触屏手机优于传统键盘手机,而选择传统键盘手机的被试认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9.
学诚 《世界宗教文化》2012,(2):9-12,8,113
佛教文化在推动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物文化的严重弊端也开始显现。现代性危机归根到底是一场"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是物文化无法超越自身局限性的必然结果。只有我们的文化精神超越物文化、达到新的层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场危机。文化精神的向内超越,必须借助于丰富深刻的智慧见地。在东方文化的土壤中,这种内向的心灵智慧发展得尤其充分,东方圣哲们的智慧结晶共同构成了"心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场朝向内心的伟大进军势必开启人类社会的第三次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200.
Attachment anxiet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 hyperactivating response to threat. A modified emotional Stroop task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at response by assessing response latencies to interpersonally threatening words (immediate interference) and two directly subsequent neutral filler words (delayed interference). Greater immediate and delayed interference to threatening words was observed (n = 125), with higher levels of attachment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immediate interference to threatening cues, and lower levels with delayed interference. Thus, attachment anxiety was related to the speed at which moderate perceived threat disrupted ongoing processes under top-down attentional control. Furthermore, top-down attentional control moder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immediate or delayed interference was observed. Among participants who demonstrated relatively stronger top-down attentional control, immediate and delayed interference to threatening cues was minimal, suggesting that results involving emotional Stroop interference were primarily attributable to participants with relatively weaker top-down attentional control.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dered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performance-based and neuroimaging research, with suggestions for future appli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