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90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A sample of 486 children in Beijing, China, were tested on the water-level task (WLT; J. Piaget & B. Inhelder, 1948/1956). The participants were 256 boys and 230 girls from 4th, 5th, 6th, 8th, and 11th grades. Three levels of mastery of the WLT were found. Level 1 consisted of 4th and 5th graders, who averaged about 71% correct. Level 2 consisted of 6th and 8th graders, who averaged about 83% correct. Level 3 consisted of 11th graders, who averaged 97% correct. The results provide partial support for the Piagetian theory of age-relate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on the WLT. The findings depict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maturation with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to solve the WLT.  相似文献   
672.
Although they differ in their explanations of the antecedents of gender-role expectations, gender role and expectation states theories agree that mixed-sex and initially leaderless task groups will confirm these expectations by selectively reinforcing male task participation and leadership emergence. Based upon this assumption held in common by the two theories, we hypothesized that groups whose members expressed significantly egalitarian gender-role expectations would reinforce male and female task participation and leadership emergence impartially. Analysis of data from 31 mixed-sex groups whose members expressed significantly egalitarian gender-role expectations, and who were racially and ethnically homogeneous, found that males participated more in group discussions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be selected as task leaders. Male advantages were explained only partly by token effects and their advantages in task resources. Im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for theories of male and female role performance in initially leaderless groups.  相似文献   
673.
江充,本赵国人。因得罪于赵太子而逃亡入关,得到(汉)武帝重用。后与太子生嫌隙,遂造巫蛊之谋,诬太子以巫术厌帝。太子收斩充,举兵反,事败,太子亦自杀。  相似文献   
674.
善治的魅力在于公共事务管理中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性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民主化,但西方善治的路径却建立在社团利益最大化利益博弈的基础之上,因此,所面对的困境是善活而不善.善治的中国化和追求善治的善果,需要确立善治的德性基础和德性民主的合理化路径.  相似文献   
675.
现代新儒家牟宗三以康德作为会通儒家与西方思想的桥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由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思想完全否定情感在道德基础中的地位,相对而言,在道德哲学的基础方面,儒家道德思想与康德实践理性的共同点反而不及与休谟经验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共同点多,彼此沟通的难度也更大。实际上,原始儒家道德思想的建构有其独特的路径,就是情理合一,其成熟形态则是孟子的心性论。从《性自命出》的\"道始于情\"而\"终于义\",经过《五行》篇\"形于内\"的探索,原始儒家道德思想发展为孟子的以四端说四德,性、心、情理合一,以心性论完成了情、理合一,成为儒家道德理性的典型形态,进而为工夫论奠定了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676.
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故事”对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3~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进行了测查,探查了这一阶段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但是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1~2年,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对于信念问题的错误回答主要是基于一级推理,相当一部分的6岁儿童能够基于二级推理对信念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不是一个全或无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7.
消费者满意度测量中的光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奇斌  赵平  王高  黄劲松 《心理学报》2005,37(4):524-534
以中国铁路客运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证实了在消费满意度实际测量中光环效应存在的客观性,并验证了消费者满意度测量中同样存在总体印象和显著维度两种光环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上述哪种类型光环效应,其影响都是通过对满意度直接影响较大的维度进行传递;因此,企业在改进消费者满意度时,完全可以利用光环效应,通过改进显著维度来弥补其他维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678.
人类空间记忆和空间巡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如何表征周围环境的空间结构信息,如何利用记忆中的空间表征来指导个体在环境中的空间活动,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地理学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综述了作者负责的实验室及其合作者近年来在视觉空间信息表征、基于运动的空间表征更新,以及认知系统中的不同空间信息处理模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以上问题及其内在的认知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79.
神经症患者MMPI模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彩云  赵介城 《心理学报》1991,24(2):97-105
本研究总结了1112例神经症患者MMPI测查结果,探讨了神经症患者MMPI的模式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症患者除K、Mf-f分外其余量表原始分均显著高于常模。以中国T分60为界,大部分神经症患者都表现在1、2、3、7量表上升高,两点编码模式为12/21、13/31、23/32或27/72型。其基本符合率和完全符合率在70%以上。本文还探讨了神经症各型的编码特点,它与临床表现相符。故作者认为MMPI对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评定和描述,可为本症的诊断和心理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0.
为了探讨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内疚感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28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表明:共情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道德推脱和内疚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