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43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青少年学校归属感问卷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开放式问卷与相关研究基础上,编制了学校归属感初始问卷。对240名学生初始测试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对440名学生的正式测验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归属感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同伴关系,教师支持,规章制度,硬件设施。验证性因素分析后各个数据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四维度模型拟合度较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学校归属感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12.
新加坡开埠于1819年,但新加坡道教信仰的起源,很可能更早于开埠前的马来酋长管辖阶段,而且是肇始于安葬移民海上浮尸和树下死尸的移鬼形式,属于从坟地庙宇拓展出来的大伯公信仰。这项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新加坡道教信仰的起源属于移民迁徙半途不幸死亡而成的移鬼形式,比一般学者认为的移民携带香火或神像分身渡海南下的移神形式更早,其祭祀初衷也更自然和纯朴。  相似文献   
213.
任志洪  江光荣  叶一舵 《心理科学》2011,34(5):1106-1112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404名中学生,对其施测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我的班级问卷和抑郁问卷,应用无约束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和结构方程中介效应检验技术,分别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抑郁关系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竞争三者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但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不佳;(2)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青少年抑郁间起着中介作用,其中核心自我评价在竞争与抑郁间关系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14.
张旭 《心理科学》2011,34(5):1174-1177
西方心理学界对自恋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章在依托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自恋与心理适应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男女生在自恋方面无差异显著性,在心理适应性方面存在差异显著性。男生的心理适应性均分高于女生。(2)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自恋方面无差异显著性,心理适应性方面呈差异显著性。(3)自恋与心理适应性的4个因子的关系研究显示,自恋与心理自控力、自信心有关系。  相似文献   
215.
李丹  徐晓滢  李正云 《心理科学》2011,34(6):1360-1366
在生命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以上海四所高校的一年级和三年级的812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造句和模拟遗书等投射方式,并结合小组访谈等形式,旨在测查大学生对生命过程与死亡现象的认知特征,及对生命意义的价值取向,以此探究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价值取向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以表达态度为主,具有积极向上、珍爱生命的特点;而在对死亡的认知上,则主要采用本质认知的方式进行表述,以中性、概括、简洁为主要特点;(2)总体来看,女生比男生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认知更为积极,体悟更深;(3)在生命价值取向方面,当大学生更多地表现出关顾他人的价值取向,并伴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16.
徐伟  陈光辉  曾玉  张文新 《心理科学》2011,34(2):499-504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是用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取向。SNA提供了深入探究社会环境特征及其对个体心理发展影响的一种方法。本文基于SNA的发展历程,依次介绍了中心性分析、小团体分析、位置分析、QAP以及统计模型法。SNA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较多应用,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17.
非形式逻辑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它首先是一种寻求更好的大学逻辑教学方式的努力。进而,非形式逻辑学者们逐渐开始触及和探讨越来越多的理论议题,即发展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关于论证以及好论证的理解方式。在1998年世界哲学大会上,布莱尔和我阐释了非形式逻辑为哲学所带来的理论后果,其中一点我们称之为“演绎主义的终结”。那时我们并未给出演绎主义的定义,而只是把它等同于麦金泰尔的那个精炼的说法:“任何推理,不是演绎的,就是有缺陷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在当时就作出“演绎主义的终结”这一论断,显然是有点为时过早了。因为演绎主义似乎至今都还很有生命力,甚至在那些倾向于非形式逻辑的学者那里它也能得到支持:恩尼斯长期以来都辩护演绎主义是一种论证重构策略,格罗尔克更是致力于辩护它是一种论证评价理论。在本文中我将论证,非形式逻辑最好被理解为一种不诉诸于演绎技巧和演绎规范的逻辑研究。当我们意识到演绎和演绎主义已经如何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哲学发展史中,并且牢牢地控制了我们关于逻辑研究的理解,我们就能明白非形式逻辑这一理论努力是多么的困难和重要。我将首先澄清“演绎主义”的意思,然后再分别考察那些赞成和反对演绎主义的论证,最后,我将表明非形式逻辑是从演绎主义中挽救逻辑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218.
问题对偏好的变化会有影响。本文在偏好逻辑的背景下考虑事务管理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带有事务管理的动态偏好逻辑。我们的逻辑表明它能把其他情况均同的偏好(ceteris paribus preference)与普通的偏好联系起来并将其动态化和显性化。并且,通过引入混合逻辑使得我们能在同一层次谈论命题和对象之间的偏好,除提问这个行动之外,我们还在逻辑系统的动态部分考虑了解决、建议和软公开宣告等行动。在对这四种行动的不同影响进行比较后,我们证明了这个动态系统的完全性。  相似文献   
219.
孤鹤 《逻辑学研究》2011,(1):101-108
哥德尔的一阶逻辑完全性定理(1929)是数理逻辑的基石。当代的逻辑学学生学习数理逻辑时大都直接接触Henkin(1949)的改良证法,该法简明扼要,并将原证法的“关于可数语言的限制”扩展至“任意基数的语言”。本文用改进的当代逻辑学术语简要重述了哥德尔的一阶逻辑完全性定理的原始证明,这一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为人所遗忘。作者并择要指出原证明中未声明地使用了Konig引理(1926)。  相似文献   
220.
中国古代逻辑也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推理和论证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一个命题为真的原因或理由。推理关系是一种 "必然地得出" 的关系。墨子提出了四种推理模式:"辟"、"侔"、"援"、"推",而且把 "推" 又分为两种 "止",即归纳"止" 式推论和演绎 "止" 式推论。特别地,墨家提出了 "效" 作为判定推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