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70篇
  123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大学生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通过对246名大学生施测16PF,分析了16种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现象。结果表明:在恃强、怀疑、幻想、紧张这四个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好强、固执,更爱怀疑、紧张,女生比男生更富于幻想;在世故性上,女生的变异率大于男生,女生表现出两极分化特征;经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所提取出的因子数量相同,但男女生的因子结构有些差异。  相似文献   
812.
基督教《圣经》的苦修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列民  何光沪 《学海》2005,4(2):67-75
国人都熟知韦伯对新教苦修主义的分析阐述,而这种理论的经典性依据就是基督教《圣经》。《圣经》被认为是上帝默示的经典,也是基督教各教派苦修主义的根本性依据。从传统的“历史—文法释经法”视角来看,无论是《旧约》的各类书卷,还是《新约》中耶稣和使徒的各种教诲,都有大量涉及或清晰地指向苦修主义的经文。它们包括从完全的禁欲、独身,直至普通的斋戒、圣洁、施舍等十余种形式。《旧约》苦修主义以禁食和圣洁为主,意在使当事人或场所更加洁净,从而获得上帝的恩典或者赦免;《新约》则以基督道成肉身,拯救世人的福音进一步倡导奉献服侍的信仰生活,蕴含着隐修和非隐修的苦修主义思想和制度雏形。《圣经》苦修主义是理解基督宗教的基本纬度之一  相似文献   
813.
不同负载条件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序列反应时任务是继人工语法学习和复杂系统控制任务之后又一研究内隐学习的重要程式 ,该研究采用这种程式 ,比较了不同负载条件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 6 0名。 3种负载条件分别为无负载、数字串记忆负载和反向反应负载。结果发现 ,数字记忆负载组被试与无负载组被试间内隐学习量差异显著 ,但对于不会破坏学习序列组织的反向负载组被试 ,其内隐学习量与无负载组差异不显著 ,却与数字记忆负载组间差异显著。这一结果说明序列反应时任务程式中的内隐学习不受加工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14.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测验,测量了311名初高中生及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创造性,并对其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父母温暖、理解与其子女创造性倾向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和母亲拒绝否认与其子女创造性倾向显著正相关;(2)开放性和外倾性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性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探讨了教养方式、人格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父母养育子女的启示。  相似文献   
815.
本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探索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建立39个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编制了包含24个词汇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结果表明:(1)中国人的敬畏特质是一个包括谨慎、尊重、谦卑、欣赏的四维结构;(2)编制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16.
刻板印象激活过程中意识干预与否的问题,催生了内隐与外显两种激活理论长久以来的争端。其根源在于现有研究的刻板激活操作不严谨、两类范式不可比等多个方面。社会认识双加工理论提供了独特的分阶段比较视角。在该理论视角下,文章从梳理内隐及外显理论争端入手,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并以双加工理论为指导,设计了一项内隐及外显任务分离启动研究,以期为探明刻板印象的认知激活机制,提供方法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817.
“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源、非典信息压力源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源。(2)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强度以及非典压力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18.
道德困境决策中的忽略偏差效应是指在道德困境中,当作为和不作为都会造成消极结果的情况下,个体认为作为导致的消极结果比不作为导致的消极结果更不道德,从而使人们在道德决策时更倾向于不作为的现象。由于传统道德决策研究范式存在义务论决策倾向性和一般性不作为反应倾向相混淆的局限,道德困境决策中的忽略偏差效应尚未做进一步探索。本文梳理了道德困境决策中忽略偏差效应的表现,通过CNI模型提出甄别和测量道德困境决策中忽略偏差效应的策略:创设研究情景; 分离不作为倾向性和忽略偏差效应; 综合探索忽略偏差效应的群体和个体特征。针对CNI模型的局限性,结合CAN算法和漂移扩散模型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19.
Drawing on cue consensus theory and status characteristics theory, we argue that the consensus between newcomer voice (challenging vs. supportiv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dividualistic vs. collectivistic) leads to observers' social cognition of warmth or competence. Based on two survey studies and two experiment studies, we found that individualistic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llenging voice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that voice constructiveness mediates this moderating effect. We also found that collectivistic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ortive voice and perceived warmth, and prosocial motivation mediates this moderating effect. Focusing on consistent cues between voic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ur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voice literature, answering when and how both newcomer challenging voice and supportive voice can lead to perceived warmth and competence. Our results offer both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insights for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820.
视觉情绪知觉需要注意和意识吗?困惑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研究者通过操纵刺激知觉条件或者被试注意资源的分配方式来改变意识水平,他们报告视觉情绪刺激可以在没有进入意识的条件下知觉。但最近采用更为客观的方法揭示先前研究中所用的测量意识觉知的标准并不客观有效,这些以信号检测论为基础的研究显示,视觉情绪知觉离不开注意,注意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调控情绪知觉,除此之外还发现,个性变量,比如焦虑特质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情绪知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