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3篇
  免费   893篇
  国内免费   271篇
  5237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修复性正义是在反思与批判报应性正义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一种旨在修复犯罪人、被害人、社区与社会之间正常利益关系并实现正义和谐的刑事理念或价值取向,修复性正义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建设在我国有着广阔的正义基础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992.
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菲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73-879
该文介绍了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特点——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的概念和不同的理论模型,对这些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这两个观念和青少年心理发展某些关系(分离—个性化过程、冒险行为和抑郁等)的研究,从理论基础、测量工具等角度探索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研究结果相互矛盾的原因,最后从概念界定、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3.
互联网在学习不良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习不良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被引入教学后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使得研究者开始关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学习不良学生的影响。该文介绍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学习不良干预中的作用,包括利用互联网激发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加强教学管理以及帮助他们明确职业方向。该文还指出了此领域现有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取向。  相似文献   
994.
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雳  李宏利 《心理学报》2004,36(3):335-339
通过问卷法调查了589名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状况,拟探讨影响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研究发现不同时间定向可以通过不同人际卷入变量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指出,重视不同人际卷入变量(如积极同伴卷入与适度父母卷入)对于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中介作用,可能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受益于互联网使用。  相似文献   
995.
工作记忆中的词长效应是指在即时序列回忆中短单词列的成绩优于长单词列的现象。该文首先回顾与词长效应有关的实验研究及阐述对应的理论解释,包括经典的语音回路理论和新近提出的特征模型、整合理论、项目位置权衡理论和SIMPLE理论等,然后介绍在这一方面运用脑成像技术研究的进展,如ERP,PET和fMRI方面的研究,为词长效应理论解释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接着讨论词长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最后简评各主要理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6.
该研究以24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反馈类型:成功、失败)×2(任务重要性:重要任务、不重要任务)×2(外向性:内向、外向)组间设计探讨成败反馈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以及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反馈类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的主效应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效应均显著。(2)成败反馈与任务重要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失败反馈条件下,执行重要任务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执行不重要任务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3)成败反馈与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失败反馈条件下,外向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内向被试。(4)在失败反馈条件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蔓延是卫生工作者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 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社会资本理论这一全新视角下, 分析如何构建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 改善人际网络关系。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将为社会资本的重组和再生形成助推器, 并有助于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 同时, 对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建立互信互利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归纳推理心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归纳推理心理效应指的是归纳论断中各种因素对个体做出归纳结论时把握性(力度)大小的影响,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类别效应、属性效应和交互效应三种。文章认为,个体通常会采用分割-综合方式判断归纳力度大小,并且在归纳判断中形成的推理序列及由此造成的顺畅感直接影响着归纳力度的估计,作者还提出了对此模型的一种证明  相似文献   
999.
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进行中文修订,并考察其信度和效度。1174名大学生参加正式测试,321名学生7周后参加了复测。结果显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比较理想;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APS-R的高标准、差异和秩序的理论建构;高标准分量表与自尊、自我效能感、正性情绪呈正相关,差异分量表与抑郁、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负性情绪呈正相关。APS-R中文修订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国内完美主义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2020年初,在我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医生是战“疫”的重要角色,也是最受关注的职业群体。这次疫情是否改变了以往因医患矛盾而引发的大众对医生的道德判断?本研究采用徐科朋(2019)编制的道德判断材料,以非医护专业大学生为被试,用实验法分别比较了疫情前和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判断。结果发现:(1)疫情前大学生对医生在公平行为上的赞扬程度显著高于疫情中,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关爱、忠诚、权威行为上,赞扬程度显著高于疫情前。(2)在整体不道德行为上,疫情中大学生均对医生的评价比对照组严格。疫情前大学生对医生在背叛、颠覆行为上的评价要比对照组宽松。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伤害、背叛、堕落行为上的评价要比对照组严格。(3)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整体不道德行为和各维度不道德行为上的评价较疫情前均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