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7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徐德淼  唐日新  解军 《心理科学》2007,30(6):1342-1344,1327
本研究同时运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IAT)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结果发现: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3.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根据相关系数来判断。  相似文献   
222.
以43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总体影响,其中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并且主要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动机策略来产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学习策略这个中介变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成就目标定向主要是通过元认知策略对学习策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23.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four experiments in which we explored the flexibility and fallibility of associative recognition memory. In each experiment, pairs were studied one or more times, and the task was to discriminate intact from rearranged pairs. The critical findings are that the pattern of false alarm rates was dependent on the nature of the recognition procedure (e.g., ratings vs. yes-no) an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task was performed. The specific pattern of findings suggest that subjects adopt different recogni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sired level of performance in the most efficient manner possible by varying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base their decisions on familiarity versus recollected inform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recognition memor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24.
Operations that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ssociative recognition can do so in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ways. Increasing repetitions and study time increases hit rates but has small effects on false alarm rates, and the specific patterns of false alarms are dependent on the stimuli (e.g., pairs of words, pseudowords, faces, or Chinese characters). In contrast, manipulating the type of stimuli that make up pairs produces a robust mirror effect: The hit rate is greater, and the false alarm rate is lower, for better recognized stimuli. To explain these findings, a model of single-item recognition is extended to associative recognition. Within this dual-process framework,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words are encoded more extensively than nonverbal stimuli and that recognition of frequently encountered stimuli (words and faces) is more likely to be based on recollection than is recognition of uncommon stimuli (pseudowords and Chinese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225.
刘岩  苏彦捷  徐国庆 《心理学报》2005,37(5):590-597
脑成像研究表明,准确的知晓感(FOK)可以分为知道感和不知道感,两者可能依赖不同的大脑机制实现。该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检验了线索和靶子的频率对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在行为水平上考察了“知道感和不知道感可能通过不同的认知过程来实现”的假设。实验一表明:靶子字的频率对FOK判断的准确性有影响,即靶子为低频字时,FOK判断的准确性降低;同时,线索和靶子的字频对知道感和不知道感判断的等级没有影响。实验二显示:线索熟悉性只影响准确的不知道感判断等级,而靶项目强度只影响准确的知道感判断等级,即产生了非交叉的双重分离。综上,我们发现了靶子的字频对FOK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从行为实验的角度证实,知道感和不知道感依赖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226.
关于隐喻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并且呈现日趋增多的趋势,迄今隐喻已经成为工业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国外隐喻的理论发展、隐喻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总结了目前隐喻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隐喻理论从早期的局限于语言修辞的传统理论到具有广泛意义的现代认知理论,从揭示隐喻“靶”事物和“源”事物内在关系的相互作用理论到隐喻对事物逼真性的构造理论,这一系列的概念、理论发展和演化过程充分体现了隐喻在人类的认知和语言发展中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隐喻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些领域包括网络技术、工程设计、人机交互、组织行为、企业管理等。然而目前对隐喻应用和研究仍旧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者的工作大都局限于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研究,在使用隐喻思想进行的设计和评价时也仍旧缺乏一个操作性的参照基准,因此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对于隐喻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提供隐喻研究和应用一个整体的框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27.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存在功能和神经机制上独立的面孔加工模块以及面孔加工系统的组织形式。使用电生理、脑成像以及对脑损伤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手段,研究者已经找到选择性地对面孔反应的脑区,即梭状回面孔区(FFA)。文章从面孔加工系统的特异性与多成分性以及面孔识别模型等方面,系统回顾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文章最后还简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28.
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源、非典信息压力源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源。(2)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强度以及非典压力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29.
触觉空间精确性与触觉神经元密度相关联的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栅栏定向任务,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儿童和大学生的触觉敏感性的比较,验证触觉敏感性与神经元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较大的易于分辨的刺激,成人可以完成得较好,而对较细小的难于分辨的刺激,儿童成绩更好。本研究验证了高感受单元密度对应较强的触觉敏感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230.
考察成人在错误信念(FB)任务上是否存在"知识偏差"效应。实验1重复Birch等的实验程序并未得到与之一致的结果,成人在FB任务上的表现不理想,且无"知识偏差"效应存在。实验2排除琴盒位置及颜色的突出性影响后,结果与实验1相似。成人在FB任务上的不佳表现与成人具有心理理论的事实相悖,说明把通过FB任务作为衡量心理理论的唯一评定标准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