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乐春 《心理学报》1994,27(1):21-27
该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法,被试自我报告分析及调查访问法,以三个年龄(10岁、14岁、18岁)组学生及专项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揭示短时动作记忆的容量和精确度及其与动作学习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被试的短时动作记忆容量为“5±2”,短时动作记忆的容量与动作学习的练习次数相联系;短时动作记忆的精确度与第一次动作练习的准确度相联系。(2)短时动作记忆的容量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3)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被试对于同类动作学习的练习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2.
33.
Mental models constitute an alternative to the rule-based systems in the explanation of human reasoning (Johnson-Laird, 1983). In this paper, we claim that the concept of believability generally used to categorize content and context effects is of little use within a semantic theory. Thus, we propose the use of categories that are directly extracted from subjective relations among concepts within the reasoning problem. We demonstrate that manipulations based on this kind of categorization produce predictable patterns of responses in reasoning problems. We present two experiments to test our predictions, using conditional and syllogistic reasoning problems, and in both cases, we demonstrate the influence of conceptual knowledge not only in natural contexts, but also in experimentally created artifici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34.
20岁至90岁成人的某些记忆活动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工作是我们过去关于记忆年老化研究的继续。记忆材料为自行设计并与全国若干单位协作编制的“试用临床记忆量表”。受试为健康成人210名.分为7个年龄组,各组性别、文化匹配。每组有20名并作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检查。结果:1.成年至老年记忆变化总的趋势是,50岁组开始有明显减退,70岁后又有更显著的减退。2.在智力匹配条件下记忆年老化趋势相同(20、40、50、60、70岁年龄组)。3.无意义图形再认和有关联想学习年龄差异最小,无关联想学习和人像的姓氏,爱好特点回忆年龄差异最大,表明老年人建立无关的全新的联系困难。据此,作者指出老年记忆障碍可能是编码储存和提取困难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测定光谱光效率的一些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一些有关测定光谱光效率函数的方法,概述了这些方法的各自特性及其优缺点。文章提请有关工作者注意:光谱光效率函数的各种测定方法还有从各方面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6.
已有研究表明死亡凸显会抑制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加工的自我优势,可是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注意瞬脱对抗效应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58名被试在经历不同的启动任务后,完成自我姓名、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注意瞬脱任务。行为结果发现自我姓名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表现出稳定的自我姓名加工的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电生理数据发现死亡启动后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低于消极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而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并不受启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共同表明死亡想法凸显会使个体将抑制自我加工(自我姓名、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作为应对远端死亡焦虑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7.
Garcia, J. The Logic and Limits of Mental Aptitude Test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1, 36, 1172–1180. Hargadon, F. Tests and College Admiss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1, 36, 1112–1119.  相似文献   
38.
许尚侠 《心理学报》1983,16(1):100-107
本研究是对不同运动水平和不同运动类型的体育人员进行测验,目的在于查明:操作思惟与运动操作的水平、类型以及学习任务的关系。结果表明:运动操作的水平不同,操作思惟的发展水平也不同,但是两者并不是同步发展的。运动操作的水平必须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操作思惟的相应发展;操作思惟与运动操作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操作思惟随着长期从事训练的运动项目不同而有显著差别;不同运动操作水平和类型的人,操作思惟上的敏捷性方面的差异较大;从事体育学习和训练的人,操作思惟的发展较从事其它学习任务的人高。  相似文献   
39.
本文旨在探讨在视、听觉与味、嗅觉这些不同感觉的记忆活动中海马的作用。发现电刺激海马显著地阻抑了兔以声音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防御反应的建立,但对以气味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防御反应的建立则无明显的影响;电损毁海马对大鼠建立以灯光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防御反应有明显的障碍作用,可是对建立以甜味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味觉厌恶反应却无明显的影响;还有,电损毁海马对大鼠上述的两种条件反应的保持均无明显的影响。这表明海马在不同感觉的记忆活动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对味、嗅觉的记忆海马的参与是不重要的,而在视、听觉记忆形成的早期阶段,海马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从系统发生及个体发育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上述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40.
Yi Xu 《Memory & cognition》1991,19(3):263-273
In tes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surface phonetic form is included in short-term memory (STM) representation, the tone sandhi phenomenon in Mandarin Chinese was exploited, and, as a prerequisite, the hypothesis that tonal similarity affects STM of verbal material in a tone language was also tested. In Experiment 1, subjects recalled visually presented sequences of seven monosyllabic Chinese morphemes having either the same tone or different tones. More errors were made on the monotonal sequences than on the multitonal sequences, confirming the effect of tonal similarity on STM. In Experiment 2, subjects recalled visually presented sequences of disyllabic nonsense words. The sequences were designed in such a way that half of them were subject to the tone sandhi rule in Mandarin Chinese, whereas the other half were not. The consequence of applying the tone sandhi rule, as designed, was to make all the first characters in the sequences identical in pronunciation, thus creating potential phonological confusion. More errors, indeed, occurred on the sequences subject to the tone sandhi rule than on those not subject to it,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a surface phonetic representation in STM.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phonological mechanism of STM. Different accounts for this mechanism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new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