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2年:中国医疗纠纷处理的重大转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要求医院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和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一时间,医院对此忿忿不平,百姓对此拍手叫好,4月15日,期待已久的《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缍正式颁布,与1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有了重大改变,中国医疗纠纷的处理在2002年发生了重大转折,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认为前者恰恰对医院有利,而后者对医院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32.
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刍议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随着西方社会人口比例的改变,以及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西方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多元文化的咨询与治疗理论(MCT理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它试图弥补传统咨询与治疗理论忽视文化因素的不足。MCT理论认为,应修正传统理论中的文化偏见,在咨询过程中增强文化敏感性。  相似文献   
33.
词频和年级对FOK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识记材料的词频高低和被试年级为自变量对被试元记忆监测的FOK(feeling of knowing)判断进行研究。实验采用Hart提出的RJR(回忆—FOK判断—标准测验 )的经典范式。结果表明 :被试的年级影响FOK判断等级和准确性 ,大学生的FOK判断等级和准确性均高于高一年级学生 ;识记材料词频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 ,不影响FOK判断准确性 ,被试对高频词对的FOK判断等级高于对低频词对的FOK判断等级 ,但FOK判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4.
组织公正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章先介绍了公正及公正感的概念,进而分析了组织公正感的概念。国外组织公正感的研究可分成3个阶段,首先由Adams提出分配公平,之后Thibaut、Leventhal等提出程序公正,最后Bies等提出相互作用公正。尽管国外对组织公正感研究比较广泛,但对公正感的结构及测量方法还存在分歧,有单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和四因素理论。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阿根廷神学家斯坎诺内著作的分析,讨论了解放神学的基本脉络,特别指出六八年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这一事件对解放神学的重大意义,在教会内部则是有着长久历史的社会教义传统本身可以提供对解放神学的支持,这在解放神学的方法论问题上尤为重要,而在方法论上的不同使得第二代解放神学有别于第一代解放神学.最后笔者吁请关注六八年,关注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36.
Working memory (WM) and empathy are core issues in cognitive and social science, respectively. However, no study so far has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nstructs. Considering that empathy takes place based on the others’ observed experiences, which requires extracting the observed dynamic scene into WM and forming a coherent representation, we hypothesized that a sub-type of WM capacity, i.e., WM for biological movements (BM), should predict one’s empathy level. Therefore, WM capacity was measured for three distinct types of stimuli in a change detection task: BM of human beings (BM; Experiment 1), movements of rectangles (Experiment 2), and static colors (Experiment 3). The first two stimuli were dynamic and shared one WM buffer which differed from the WM buffer for colors; yet only the BM conveyed social information. We found that BM-WM capac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empathy, with no such correlations for WM capacity of movements of rectangles or of colors. Thus, the current study is the first to provide evidence linking a specific buffer of WM and empathy, and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for considering different WM capacities in future soci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37.
前瞻性人格是指个体不受情境阻力的制约,主动采取行动以改变其外部环境的倾向性。相关的实证研究发现前瞻性人格对个体工作结果、职业生涯结果、团队效能、领导效能、新进人员适应性以及创业等后果变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该文对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有关前瞻性人格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加强组织层面因素在前瞻性人格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的调节作用等三方面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38.
追问“什么”是欧洲形而上学的核心,它真正追问的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在理性观照下,事物在不同层次上的显现与本质。事物的这种显现与本质,既是它们的存在,也是关于它们的知识。但是,对于列维纳斯来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前,尚有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外于“知识”,外于“存在”。因为它是自由者间的关系,他者不可由“我”来显现、观照,是完全异于“我”的。因此,人与人之间首先是伦理-道德的关系,而不是知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伦理-道德外于、高于知识。然而,对于人这种有限存在者来说,他的一切知识,实质上都是对“不断(的经验事物)”的一种断,都是在不全处作出全的论断。因此,知识实乃包含着自由与责任于自身。换言之,伦理-道德也在知识中,知识实际上也是事物的一种自由的存在。因此,存在论-知识论与伦理学之关系,是否如列维纳斯所认为的那样,仍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39.
The present research explores how culture influences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proximity to the past and future, which may predict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self-continuity across time. In Studies 1 and 2, we hypothesized and found that Chinese participants saw the past and future as more connected and subjectively closer to the present compared to Euro-Canadians. Following this, we expected and found in Studies 3 and 4 that Chinese participants perceived greater self-continuity over time than Euro-Canadians. Additionally, perceived closeness to the past mediated the effect of culture on past–present self-continuity, which subsequently predicted present–future self-continuity. Study 5 further documented a causal effect of perceived distance to the past on self-continu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mporal attention to the past and future play a pivotal role in people's sense of self-continuity across time. Th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mporal focalism, intertemporal discounting,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uro-Canadians.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