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陶沙  李蓓蕾  王耘  张华  周江  陈瑶  董奇 《心理科学》2003,26(2):253-256
本研究考察了婴儿情绪特征、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社会情绪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特征不同婴儿的在积极社会情绪行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消极情绪行为上,负性情绪组婴儿的显著地少于负性情绪组婴儿的母亲;(2)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在积极情绪行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消极情绪行为上,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显著地少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3)综合考察婴儿情绪特征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两方面因素,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下、负性情绪较多婴儿的母亲在积极情绪行为上与其他组的母亲无任何差异,而其消极情绪行为显著地多于其他组的母亲。  相似文献   
312.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指以增加其他个体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行为, 它既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 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 是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已有研究证明, 安全依恋风格和安全依恋启动对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根据依恋理论和相关文献可以推测, 情绪调节和认知图式可能是安全依恋影响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的两种心理机制。未来可以探讨利他行为实施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远近及双方依恋风格匹配程度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验证安全依恋影响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 探讨利他行为对安全依恋的反向促进作用以及开发通过安全依恋培养个体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313.
314.
本研究以一个完整家庭(包括父亲、母亲、子女)为单位,基于施瓦茨的价值观理论,对上海及其周边中小城市、农村的107个14-17周岁的在校中学生家庭进行了价值观调查。在考察子女与其父母价值观差异的同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当代中学生与父母价值观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父母双方与子女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母亲与子女的价值观差异更大;但子女与父母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15.

通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对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人工智能已经在数据收集、分析、建立模型、心理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并具有适合特殊时期、便捷、减少污名化、缓解医疗压力和增加对精神疾病的全面认识等优势。同时,人工智能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技术方面有算法偏差、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数据准确性等问题;伦理方面有污名化、责任归属、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公众的知情同意等问题。作为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我们应当积极适应并推动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16.
探讨自恋影响道德虚伪的内在机制和边际条件。通过对200名金融行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个体的自恋倾向能正向预测道德虚伪水平,是权谋术而不是印象管理在自恋与道德虚伪之间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辩证思维调节着自恋与道德虚伪之间的关系——对辩证思维水平低的人而言,自恋正向影响道德虚伪;而对辩证思维水平高的人而言,自恋不影响道德虚伪。结果对理解当代中国人自恋人格与道德特性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7.
Drawing on a bottom-up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life satisfaction, we developed and tested a model that specifies distinct paths from educa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through three domain satisfactions (i.e., job, financial, and health satisfactions). Furthermore, we proposed explanatory mechanisms for each of these three paths (i.e., job fit, financial literacy, and proactive healthy behaviours). To test our hypotheses, we used a large probability sample comprising 3,011–9,669 individuals, from the Netherlands, who provided survey responses ove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The results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ed mediating mechanisms explaining the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job, financial, and health satisfactions. Findings also showed that each of these domain satisfactions independently predicts 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 Overall, the stud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for life satisfaction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work (i.e., job fit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individuals' general subjective well-being.  相似文献   
318.
There has been much speculation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norms on the acceptance and use of personnel selection testing.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ross‐level direct effects of four societal cultural variables (performance orientation, future orientation, uncertainty avoidance, and tightness–looseness) on selection practices of organisations in 23 countries. A total of 1,153 HR professionals responded to a survey regarding testing practices in hiring contexts. Overall, little evidence of a connection between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election practices emerged.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s well as directions for future work in this area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319.
3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