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6篇
  3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晶  龚海梅  谢作灿  丁洁 《心理科学》2002,25(3):303-306
通过对13个班级共67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选择出194名高中生作为被试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水平、自信程度和语言能力对学生的异性交往行为水平有着重要影响。(2)外貌与体能在学生异性交往中影响不大。(3)高中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偏差和认知失调。(4)对异性交往行为的归因表明,学校环境和学生自己在异性交往中的努力程度,会对异性交往及其效果产生影响。(5)学生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对异性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2.
我国正步入公民社会.公共生活伦理应当成为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重心.公民自治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道德的重要特征.因此公民社会里公共领域的道德建设也应从公民道德自治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公民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是公民自愿组织的出现与存在.这些组织具有特定的伦理功能.这些功能表明这些组织既是公民道德实现自治的平台,也是我国公共生活领域公民伦理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3.
Mou Zongsan incorrectly uses Kant’s practical reason to interpret Confucianism. The saying that “what is it that we have in common in our minds? It is the li 理 (principles) and the yi 义 (righteousness)” reveals how Mencius explains the origin of li and yi through a theory of common sense. In “the li and the yi please our minds, just as the flesh of beef and mutton and pork please our mouths,” “please” is used twice, proving aesthetic judgmen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ing Mencius. An analysis of Zhu Xi and Wang Yangming’s ideas will show that Confucianism should be interpreted by appealing to aesthetic judgment, and a discussion of Kant’s theory of judgment and Gadamer’s critique of Kant’s theory will support the same poi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nese moral philosophy should be interpreted through aesthetic judgment.  相似文献   
114.
自二十世纪60年代Edwards首次用实验研究人类推理是否遵循贝叶斯规则以来,国内外贝叶斯推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困境:对影响贝叶斯推理的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研究未成体系,解释理论莫衷一是。未来的研究应该重新审视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系统整合和多角度分析影响贝叶斯推理的因素,尝试以三重加工心智模型解释人类贝叶斯推理行为,并对以往的解释理论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类不确定性决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5.
作为学习时间分配研究热点的基于议程调节模型认为,学习者是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建构并执行议程来进行学习时间分配。议程即学习计划,是学习时间分配的驱动力。该模型强调学习者在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着学习效益最大化的权衡决策来实现学习目标,包容了以往学习时间分配的经典理论。大量的新近研究支持了基于议程调节模型,并深入地探讨了议程驱动与习惯性反应之间的关系。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考察学习时间分配权衡过程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双加工机制,探讨个体变量对学习时间分配议程建构的权衡机制的影响,并在更加生态化的情境中考察学习时间分配议程建构的权衡机制。  相似文献   
116.
视、听双重记忆原序报告成绩下降的可能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两种交替报告中的通道转移最多,但是都没有引起成绩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7.
太极图与道教内丹术之间联系紧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丹文化思想。一方面,太极图反映了内丹术所依据的哲学思想,表现了在天人合一与天人同构思想的支配下,内丹对于宇宙与生命的认识,具体体现在对宇宙创生之道、自然变化之道以及生人之道与人身之道的理解之中。另一方面,太极图集中概括了内丹术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凝练地表达了炼精化炁阶段的基本要求,对该阶段中的两个主要环节(调外药和小周天运火炼药)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宗教批判思想的关系进行了不少研究,大体可概括为三种主张。一是“开端说”,把费尔巴哈看作是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转变的开端;二是“中间环节说”,把费尔巴哈视作是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转变的中间环节;三是“批判超越说”,认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三种主张达成了某些共识,但还存在一些争议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9.
Altruis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oping with threats.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and altruism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results of five studies provided reliable evidence that safety-threat conditions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SES and altruism. Individuals with higher childhood SES exhibited higher altruistic intentions (Studies 1 and 2) and behaviors (Study 3) when they were manipulated to imagine a safety threat scenario (Study 1), when viewing pictures of disasters (Study 2), and when they were manipulated to believe that their health was under threat (Study 3). However, their childhood SES ha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altruistic intentions and behaviors in relatively safe environments (Studies 1–3). This effect was again tested in more realis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using a large-scale survey in Study 4. In Study 5, we explor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behind the earlier findings (i.e., temporal discounting).  相似文献   
120.
风险认知策略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晓非  徐联仓 《心理学报》1996,29(2):192-200
风险认知策略是个体面临风险情景时的风险认知倾向,可以通过个体的行为策略加以判断。本实验采用计算机模拟风险情景,以严格的2×2×3的实验变量设计,研究个体的风险认知策略与风险情景因素的关系。实验结论表明,风险认知策略的调整与风险情景中的实际风险程度(风险概率)、风险信息类型以及对风险情景可控与不可控性的知觉有关。个体的冒险性倾向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风险认知策略的调整不仅与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关,还与风险情景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