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3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Current Psychology - Whether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can improve top management team’s creativ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remains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212.
213.
Xingchao Wang Jiping Yang Pengcheng Wang Yixuan Zhang Xiaochun Xie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20,154(3):199-213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the individual–context interaction model, we examined whether moral disengagement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whether this mediation model was moderated by moral identity. A total of 438 adolesc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y completed measures regarding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bullying perpetration,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moral identity.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positively predicted adolescents’ bullying perpetration at six months later and this relationship was partially mediated by moral disengagement. Moral identity did not moderate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adolescents’ bullying perpetration. Moral identit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adolescents’ 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in turn moderated the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bullying perpetration. Specif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the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bullying perpetration via moral disengagement both became nonsignificant for adolescents with high mor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214.
通过观察声音刺激引起胎儿产生的胎动和胎心率反应,初步探讨声音刺激能否引起胎儿的感觉和相应的反射机制。选择正常足月孕妇94例,分别接受95、100、105、110、115分贝的声音刺激,观察胎儿的胎动和胎心率反应。95分贝声音能引起胎心率轻度下降且不引起胎动,而声强在100分贝以上的声音刺激能引起胎心率加速并伴有胎动,提示95分贝声音可以引起胎儿的定向反射,和胎儿的选择性的注意有关;而100~115分贝的声音能引起胎儿的防卫反应。婴儿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在胎儿期就已存在。 相似文献
215.
以一位第一次进行胼胝体前部切开,第二次作后部切开的胼胝体全切断患者为被试,在第二次手术前后进行了Ⅰ。左右单侧操作检查,和Ⅱ。两半球之间感觉信息传递两类神经心理学实验。结果提示:后部切断前,左右侧操作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视觉和触觉的感觉信息的传递基本正常。在后部切断后,命名作业呈右视野和右手优势,图形临摹左手似乎较好,这时视觉和触党的感觉信息的传递发生了障碍。左视野和左手命名高于随机水平,讨论了这一结果与右脑语言的关系。方位比较等多个实验提供了支持两半球协同活动理论的证据。 相似文献
216.
情绪极易影响时距知觉,致使主观时距偏离客观时距。新近研究者们结合日趋成熟的标量计时模型及神经学相关依据,并通过采用标准化情绪诱发材料的实验研究,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情绪的生理唤醒和注意唤醒两种成分各自对内部计时机制造成的干扰效应。研究发现,两种效应中前者会加长主观时距而后者会使其缩短,且分别有不同的发生特点。该文在介绍国内外关于时距知觉中的情绪效应的新近研究基础上,提出应从探索两种效应的分离方法、考虑记忆效应因素以及增加实验自变量的数目和取值水平三个方面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7.
218.
219.
由于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的禁锢,由于社会宣传的欠缺、法律法规的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角膜移植术遭遇群众的角膜移植意识水平低下带来的角膜缺乏的尴尬。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各样措施促使群众不断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角膜捐献。 相似文献
220.
本文集中探讨谢林的《自由论》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作者在指出这部著作不足的同时,充分肯定谢林对自由及与之相关问题的发问,并认为这是近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类自身命运的一次重要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