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7篇
  4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试论社会投资思想及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斌 《学海》2006,37(6):31-35
本文首先论述了社会投资思想及其政策是现代西方福利演变和福利国家制度危机的必然产物,接着分析了经济学和社会福利思想中的“社会投资”概念的不同含义,并阐述了社会投资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逻辑基础,最后提出了社会投资思想及政策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社会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92.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等量性研究方法 ,结合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 ,具体化为 1 8个因素成分。编制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学生心理素质表现出性别、年级的特点 ,从年级发展趋势来看 ,呈现高二 >初二 >初一 >高一 >高三 >初三的年级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93.
通过两个研究探索孕妇家庭亲密关系的差序格局及其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一,采用自我参照R/K范式探索孕妇家庭亲密关系的差序格局; 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孕妇家庭亲密关系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孕妇家庭亲密关系的差序格局核心为自我参照和配偶参照,母亲参照、父亲参照和子女参照居于第二位,婆婆参照、公公参照居于第三位;(2)孕妇的自我参照水平影响自身焦虑情绪,配偶参照水平影响孕妇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94.
医疗暴力事件严重干扰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给医疗服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介绍了部分国内外有关医疗暴力的报道,分析其危害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95.
过去十年中学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范会勇  张进辅 《心理科学》2005,28(6):1424-1426
选取31篇有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都用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分析。结果发现(1)平均效果量在-0.44到-0.15之间,即是以中学生常模为标准,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心理并非不健康。(2)报告质量效应和出版年代效应显著,分别能解释效果量变异的26.6%和19.7%。显示原始报告的出版年代、发表刊物的等级等特征对其报告的SCL-90得分有系统影响。(3)出版年代效应显著显示以往研究报告SCL-90得分可能有随年代的推进而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原因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96.
利他主义: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科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利他行为,社会生物学在动物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种假说,并把它推进到人类行为领域,由此引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众多解释模式之间的争论。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利他行为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主要的是不同学科范式之间,以及这些范式所秉承的研究传统和学科目标之间的差异。对利他行为合理的科学解释必须放弃由于学科分割而造成的门户之见,把客观现象的人为分裂重新整合起来。这种学科间的整合不同于以往意义上研究方法的交叉与互补,而是要在“生物——社会”层面建立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全新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297.
利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中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骨组织工程发展迅速,利用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成为研究的热点.组织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种子细胞的培养和细胞种植基质材料的优化.在此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理解和把握这些哲学思想对完善利用骨组织工程治疗骨缺损的工作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98.
本研究基于有限自制力理论考察童年期虐待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116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童年期虐待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感恩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童年期虐待和自我控制、感恩呈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成瘾成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感恩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感恩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在童年期虐待和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3)“童年期虐待→自我控制→网络成瘾”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受到感恩的调节;与高感恩个体相比,童年期虐待对低感恩个体的自我控制的影响更小。感恩不仅不能缓冲童年期虐待对自我控制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增强这一过程,提示我们注意积极特质在特定情境下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99.
To increase accessibility to genetics services for low-urgency patients seeking Ashkenazi Jewish (AJ) carrier screening, we designed an interactive computer (IC) module that provides pre-test genetics education and allows genetics professionals to order the test without meeting the patients beforehand. We compared this module with in-person genetic counseling (GC) using a randomized trial. AJ individuals were randomized to undergo genetics education via the IC module (n = 26) or GC (n = 28). We compared post-interventional genetics knowledge, perceived genetic risk, and anxie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accounting for pre-interventional scores, using ANCOVA. Wilcoxon Rank-Sum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post-interventional satisfaction. Post-interventional genetics knowledge, risk perception, or anxie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accounting for baseline scores (p = 0.50–0.54), although the data are inconclusive regarding the module’s non-inferiority at a 5% margin. Post-intervention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GC group than the IC module group. Our IC module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access to clinical genetics services for patients and staff, but it is not suitable for all AJ patients and cannot completely replace the benefits of in-person consultations.  相似文献   
300.
Attending to objects in the world affects how we perceive and remember them.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attending to an object in mind? In particular, how does reporting the features of a recently seen object guide visual learning? In three experiments, observers were presented with abstract shapes in a particular color, orientation, and location. After viewing each object, observers were cued to report one feature from visual short-term memory (VSTM). In a subsequent test, observers were cued to report features of the same objects from visual long-term memory (VLTM). We tested whether reporting a feature from VSTM: (1) enhances VLTM for just that feature (practice-benefit hypothesis), (2) enhances VLTM for all features (object-based hypothesis), or (3) simultaneously enhances VLTM for that feature and suppresses VLTM for unreported features (feature-competition hypothesis). The result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feature-competition hypothesis, whereby the representation of an object in VLTM was biased towards features reported from VSTM and away from unreported features (Experiment 1). This bias could not be explained by the amount of sensory exposure or response learning (Experiment 2) and was amplified by the reporting of multiple features (Experiment 3).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lective internal attention induces competitive dynamics among features during visual learning, flexibly tuning object representations to align with prior mnemonic go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