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信息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 taking inform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concept, we will find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problem: whether or not is it of reality? This problem also produces such a paradox: If we accept its reality, we will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matter,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to a physical phenomena,or clear up the independent feature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But if we deny the reality of information, we will deny the objectivity of information or existence of any objective in...  相似文献   
72.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framing effect of two modes of idolatry among a sample of 1095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 and Shenzhen. Two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set up: in the glamour frame condition, subjects were exposed to frames that enhanced perfection and mystification of idols' personal or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chievement frame condition, subjects were exposed to frames that enhanced em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dols' pro-social behaviours or desirable dispositional traits. The experiment selected a prominent pop music and movie star well known in Chinese societies, Andy Lau, as the target idol. Subjects showed a consistently and significantly greater desire to glorify, idealize, identify with, emulate, and attach to Andy Lau in the achievement frame condition than in the glamour frame condition.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an achievement frame can heighten young people's adoration of an idol by emphasizing the idol's achievement processes. This suggestion is favourable to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forming an idol into a role model for young people to learn to pursue career success.  相似文献   
73.
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道德本质问题研究的历史脉络和主要问题,并做了大致的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74.
具身道德是指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道德心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迄今为止, 具身道德研究主要采用道德Stroop范式、内隐联想测验范式、情境操纵范式和心境诱发范式。具身道德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解剖学结构、知觉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嵌入作用与道德心理及行为的相互作用, 且在广泛的知觉经验内容中包涵了身体厌恶与道德的关系、自我洁净-道德纯洁隐喻、道德-明度隐喻、道德-颜色隐喻、道德的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等多个内容。未来的研究需从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全面性、隐喻效应的文化差异与一致性效应、研究方法技术的科学性与多样性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5.
迟立忠  马晓  张禹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543-1555
竞技运动中的工作记忆是竞技运动认知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一个领域, 对运动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研究主要涉及运动决策、运动表现失常和运动损伤三个方面。研究者以传统工作记忆容量测试对受试者进行容量大小区分后, 分配到决策任务中, 以了解工作记忆容量与决策表现间的关系。针对运动表现失常的研究表明, 刻板印象威胁造成的认知资源损耗降低了工作记忆容量, 为运动表现失常的解释与避免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暂时性脑震荡导致的工作记忆变化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工作记忆的脑机制提供了支持。虽然现有竞技运动中工作记忆的研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 但在研究成果上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76.
采用事件影响量表、创伤后成长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等对汶川地震1年后极重灾区的10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前灾难因子、灾难当下因子和后灾难因子等对教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结果发现:(1)灾后中小学教师的PTSD处于中低水平、PTG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女教师的PTSD和PTG水平高于男教师,班主任教师PTSD水平高于非班主任教师,有过被困经历的教师PTSD水平高于没有被困经历的教师,有亲朋或学生受伤的教师其PTSD和PTG水平均高于无亲朋或学生受伤的教师;(2)社会支持对PTSD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中的信息支持可以促进PTG,而情感支持和实质性支持对PTG没有显著的影响;(3)逃避的应对方式能显著地正向预测PTSD,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能显著正向地预测PTG,而寻求帮助的应对方式对PTSD和PTG都不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以情绪图片为材料,在RSVP任务下检验了效价和唤醒度在注意瞬脱对抗效应中的作用。实验发现效价在对抗注意瞬脱中起主要作用,且正性图片的对抗效应优于负性图片,但唤醒度对注意瞬脱的影响不显著,结果支持积极情绪对抗注意瞬脱的观点。ERP结果进一步发现以上效应发生在P3代表的工作记忆巩固阶段。而在P2和N2代表的早期注意阶段,尽管已出现了注意瞬脱和情绪加工,但二者无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8.
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反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作者及其团队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心理反应进行了为期6年的研究,以期为震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和发展提供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6年来本团队在创伤后心理反应的理论分析、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干预策略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创伤后青少年主要的心理反应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括了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创伤后成长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针对创伤后青少年的心理干预策略,并探究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9.
为考察当代中国青少年理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当代青少年理想调查问卷对全国12个省份的50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水平较高,其中男生在身体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女生,在道德、人格、学业、生活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女生;初中生在道德、人格、生活和社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在物质、身体、学业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而高中生的学业和职业理想的水平低于初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文化程度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职业理想,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的生活理想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理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追踪研究的方式, 在汶川地震后3.5年、4.5年和5.5年三个时间点, 采用反刍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 考察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 震后3.5~5.5年间,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主动反刍具有跨时间点的正向预测作用, 主动反刍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跨时间点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跨时间点的相互正向预测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跨时间点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 但震后3.5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通过震后4.5年的主动反刍间接地正向预测震后5.5年的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横断关系随着时间历程的变化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