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公正价值向度,这是集体主义自身的内生性需要,也是社会对它的外源性要求。集体主义原则的公正性是较为复杂的,既有其绝对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对性的一面,这加剧了集体主义公正性落实上的困难。必须全面把握集体主义的公正性,在集体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中推动集体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62.
论道德意识的认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意识 ,其认知特征主要有三 :一是人道为本 ,自觉觉他 ;二是“是”“应”同辙 ,智仁并举 ;三是情理交融 ,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463.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论战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从自我所有原则到契约原则,国外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展开了全方位的论战,这一论战涉及到从哲学到经济学、从政治学到伦理学的诸多方面。自由、平等和正义,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来说它们的涵义是如此地不同,却是双方所共同追求的价值导向。这些价值标准能否在自我所有原则和契约原则的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正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所在。本文围绕着双方的争论,从一些基础理论入手,对双方的论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试图为我们回答时代提出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64.
康德宗教哲学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晓芒 《现代哲学》2003,(1):103-114
在这个演讲里,笔者试图从康德的哲学与宗教观里发现西方文化的心理镜像结构,并以此来参照对比中国文化的心灵结构,结合个人的经验对二者都有所论衡。  相似文献   
465.
采用实验法和结构访谈法,考察66名5~6岁儿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公平分配玩具行为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根据在幼儿园分配玩具的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把儿童分为三类:公平型儿童、不公平型和不稳定型,每类儿童的自我评价各不相同;(2)对自己做出的公平行为能做出准确的自我评价,而且对假想的不公平行为也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这是形成稳定的公平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在道德准则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6.
467.
Buddhism is prevalent in Asia and has been grow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Its perspectives have subtle influences on people’s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uddhist beliefs and blood donation intention. We draw on a social-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delineate how this link is mediated by moral attentiveness and moderated by self-monitoring.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online surveys, and 508 respond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sample. We used Hayes’ PROCESS macro and simple slope analysis to assess all relationships in our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uddhist belief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blood donation intention, and moral attentiveness mediated this relationship. Moreover, self-monitoring was found to moderate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beliefs and moral attentiveness, as well as the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beliefs and blood donation intention through moral attentiveness. The associations were strengthened with increased self-monitoring.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uanced explanation of the manner in which Buddhist beliefs are associated with blood donation intention. Blood donation recruitment campaigns can incorporate instrumental elements of Buddhist teachings, such as the pursuit of moral perfec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irtues of unselfishness, benevolence and understanding, and the laws of Karma. Meanwhile, mindfulness as a core practice in Buddhism can be utilized to improve moral attentiveness and self-monitoring, thereby promoting blood donation intention.  相似文献   
468.
东正教经书的翻译和刊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从1715年首届传教士团来华到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为第一时期。俄国传教士团并不重视东正教经籍的翻译,只有个别成员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第二时期从1858年到1900年。传教士团配合《中俄天津条约》中有关允许俄国人自由传教的规定以及《中俄北京条约》对传教士团职能的调整,着手翻译经书,为大规模传教进行准备。1900年到1917年为第三时期。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遭受重创之后,1902年俄国在中国设立主教区,传教士团利用庚子赔款大力发展东正教势力,经书翻译和刊印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469.
国家以因大规模天灾人祸造成的社会特殊状态为起点,构建着灾难的叙事。利用灾难的"将发生"的国家,构建出"被划一整合的灾难"叙事模式;而利用灾难的"已发生"的国家,则构建出"被个别诠释的灾难"叙事模式。国家在构建灾难叙事的同时,实际也利用灾难不断构建与巩固自身的秩序。因所处状态的不同,国家有着"日常秩序"与"特殊秩序"。如果两者的联结是直接的,都隶属于一个统一体制下,那么国家秩序的构建与强化将体现在制度的覆盖性与渗透性上;如果两者的联结必须以国家的出场为前提,那么国家秩序的构建与强化则体现为政府形象得以展示与地位得以加强。作为采用"被个别诠释的灾难"叙事模式典型的中国,为了在完善自身防灾抗灾行动的同时保留自身对每次灾难的诠释空间,需要借鉴"被划一整合的灾难"叙事模式,建立"半覆盖性"的体制,并且将自身的灾难叙事发展得更为立体化与人性化。  相似文献   
47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普通民众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瑞  周宵 《应用心理学》2020,(2):99-107
为考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普通民众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采用自陈式问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的1050位普通民众的疫情经历、媒体信息暴露时长及性质、疫情风险感知和焦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当下民众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18.0%,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月收入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疫情经历、媒体信息暴露时长、负面信息暴露和感知疫情的严重性会增加焦虑情绪产生的可能性,正面信息暴露、对疫情熟悉度和可控度的感知可以减少焦虑情绪产生的可能性。这些结果说明了疫情经历、媒体信息暴露时长和性质、疫情风险感知是疫情防控当下民众焦虑出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