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人们在做决策时常常要受到时间或知识的限制,有时还要受到其双重限制。关于人们是如何进行风险决策,早期有期望效用理论对其加以解释,但Allais悖论对其标准化地位提出了挑战。Simon的“有限理性”观点提出后,一些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开发决策的“有限理性”模型。文章讨论并比较了无限理性的期望效用理论被Allais悖论杠杆撬动之后,有限理性的“占优启发式”和“齐当别”决策模型所能做的和所不能做的。两种模型的决策标准、计算策略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也一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人们在做决策时常常要受到时间或知识的限制,有时还要受到其双重限制。关于人们是如何进行风险决策,早期有期望效用理论对其加以解释,但Allais悖论对其标准化地位提出了挑战。Simon的“有限理性”观点提出后,一些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开发决策的“有限理性”模型。文章讨论并比较了无限理性的期望效用理论被Allais悖论杠杆撬动之后,有限理性的“占优启发式”和“齐当别”决策模型所能做的和所不能做的。两种模型的决策标准、计算策略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也一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The mechanisms that support infant action processing are thought to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ter social cognition. While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demonstrates longitudinal links between action processing and explicit theory of mind (TOM), it remains unclear why this link emerges in some measures of action encoding and not others. In this paper, we recruit neural measures as a unique lens into which aspects of human infant action processing (i.e., action encoding and action execution; age 7 months) are related to preschool TOM (age 3 years; n = 31). We test wheth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cruiting the sensorimotor system or attention processes during action encoding predi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OM.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duced occipital alpha during action encoding predicts TOM at age 3. This finding converges with behavioral work and suggests that attention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action encoding may support TOM. We also test whether neural processing during action execution draws on the proto‐substrates of effortful control (EC).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ontal alpha oscillatory activity during action execution predicted EC at age 3—providing strong novel evidence that infant brain activity is longitudinally linked to EC. Further, we demonstrate that EC mediates the link between the frontal alpha response and TOM. This indirect effect is specific in terms of direction, neural response, and behavior.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converge with behavioral research and demonstrate that domain general processes show strong links to early infant action processing and TOM.  相似文献   
84.
儿童的直接推理能力及策略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字形式陈述前提,让儿童根据前提内容回答问题,以了解儿童在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并通过事后追问儿童作答的原因,对儿童推理的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岁和7岁儿童初步发展了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8岁儿童形成了这种能力。从6岁到8岁,儿童的这种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迅速提高。(2)否定前提和肯定前提没有给儿童的直接推理造成影响。而且,反义词的转换,也没有增加任务的推理难度。(3)从6岁到8岁儿童的有效生成能力和使用能力都在明显提高。6岁、7岁儿童在直接推理时有效策略和无效策略并存,但几乎所有的8岁儿童都使用了“重复或解释前提”这一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5.
该研究采用531名中国汉族健康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了5-HTTLPR(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基因型、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交互作用与面孔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孔表情识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总体来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女性的被试具有较好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5-HTTLPR基因型、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们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显著。该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是源于,在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背景下,女性携带有5-HTTLPR长片段等位基因比短片段纯合子表现出稍差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该结果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6.
青年学生自信类型划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重增  黄希庭  窦刚 《心理科学》2008,31(2):431-434
本文以自信的强度和清晰度为分类依据,以总体自信问卷、自信清晰度问卷为工具, 对青年学生的自信类型进行了初步探索.聚类分析发现自信可以划分为成熟型、盲目型、滞后型、游离型和中间型五种基本类型.进一步检验表明,青年学生自信类型存在显著的性别效应,各个类型自信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围绕基于多指标的自信类型划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中国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人格研究的旨趣是通过概念建构和实证研究,实现对自信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的刻画与理解。本文综述了最近国内人格心理学在语用、公众观层面对自信的关注,自信研究在人格心理学中的地位,自信在自我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归纳了自信人格的界定。文章还讨论了当前研究中所关注的自信的自我调控和心理健康功能。最后,针对当前自信人格结构研究和功能研究中的挑战,提出以自信结构探讨和机制整合来深入推进自信人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隋雪  毕鸿燕 《心理科学》2007,30(5):1065-1067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被试阅读不同汉语量词的即时加工过程。考查名量词和动量词,以及名量词内部的差异。结果发现:(1)被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名量词和动量词的眼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名量词获得更多的加工;(2)被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不同名量词的眼动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个体量词比集合量词和临时量词获得更少的加工。由此可知,不同量词在阅读理解中的信息加工难度是不同的,对于篇章理解而言,其信息含量和信息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9.
小学儿童汉字阅读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鸿燕  翁旭初 《心理科学》2007,30(1):62-64,44
该研究运用命名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查了小学儿童汉字阅读的发展特点。实验一发现,小学7岁、8岁、9岁儿童在汉字阅读中受不同汉字结构类型的影响。在笔画数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独体字的阅读比合体字快,而合体字中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类型之间没有差异,而且独体字语音提取的优势从7岁儿童开始就具有了,这种优势稳定地发展下去。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7岁、9岁、11岁儿童汉字形声字阅读中声旁对整字发音的影响,结果发现,声旁与整字发音一致的形声字阅读快于声旁与整字发音不一致的形声字的阅读,这种汉字阅读中的规则效应从7岁儿童就出现了,而且,稳定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0.
A. Caramazza, A. Costa, M. Miozzo, and Y. Bi (2001) reporte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showing that naming latencies for homophones are determined by specific-word frequency (e.g., frequency of nun) and not homophone frequency (frequency of nun + none). J. D. Jescheniak, A. S. Meyer, and W. J. M. Levelt (2003) have challenged these studies on a variety of grounds. Here we argue that these criticisms are not well founded and try to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can be meaningfully addressed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frequency on homophone produc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evidence from homophone production cannot be considered to provide support to 2-layer theories of the lex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