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any consumers feel proud of making green choices, which is of crucial relevance to explaining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s. However, compared to other self-conscious emotions, such as guilt and shame, little resear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ole of pride in green consumerism. Through conducting two online experimental surveys, this research examined what features of a message induce the two facets of the emotion pride—authentic and hubristic—and how pride appeals interact with message frames having different regulatory foci. In Study 1, participants revealed more favorable eco-friendly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when hubristic pride appeals were combined with promotion-focused messages (detailing the positive benefits of using the green product), and when authentic pride appeals were matched with prevention-focused messages (emphasizing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averted by using the green product). Study 2 replicated and supported the proposed matching hypotheses while including a control conditio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ill add to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on pride as a discrete emotion and its carryover effects on persuasion while providing guidelines to help practitioners design green advertising campaigns.  相似文献   
22.
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安徽、天津的培训机构中的4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职场排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建言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职场排斥水平越高,其建言行为水平越低。(2)组织支持感在职场排斥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职场排斥通过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3)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受到积极心理资本的调节,积极心理资本会增强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3.
养育倦怠指的是由于父母角色和长期的养育压力而导致的一组负性症状,具体包括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极度耗竭感、与子女的情感疏远和父母角色的低效能感。学者们采用风险-资源平衡模型来对养育倦怠进行解释,并围绕其测量、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问题:澄清养育倦怠的概念内涵,发展科学的测量与评价工具;重视养育倦怠与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充分关注文化因素在养育倦怠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4.
员工在通勤时间里减少身心压力, 将身体和心理资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活动称为“通勤恢复活动”。通勤恢复活动可能跨领域对人们的工作激情产生动态影响。通过日记研究法和潜在剖面分析法, 从短期和长期研究通勤恢复活动对工作激情的动态影响、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拟解决3个关键问题:第一, 通勤恢复活动如何影响员工的和谐型工作激情和强迫型工作激情及其内在机制是什么?第二, 不同自我调节模式的员工在通勤恢复活动影响工作激情的机制上如何发挥调节效应?第三, 通勤恢复活动各维度组合的不同剖面对工作激情有怎么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不仅弥补通勤研究和恢复研究中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研究缺陷, 而且对人们开展通勤恢复活动提升通勤恢复活动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同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物质丰富的时代, 如何抵御美味食物线索带来的食物渴求, 并限制饮食从而保持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近年来, 国内学者为了探讨节食成功的原因, 创建中国食物图片库, 考察限制性饮食的认知神经机制, 以及成功和失败限制性饮食者的脑机制差异; 开展了特质食物渴求及中国特色的辣食渴求的认知神经研究。对推进饮食行为研究的理论发展, 也为肥胖、饮食失调等健康干预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6.
如何从神经生理层面刻画教育活动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动态性是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人际神经科学视角为其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这一新兴的视角通过记录和分析进行同一认知活动时两人或多人大脑活动之间的关联, 来揭示大脑活动的群体模式。目前, 人际神经科学方法已被应用于教育研究, 例如监控教学过程、预测教学效果和识别教学影响因素, 相应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活动具有重要启示。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更多地关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大脑的互动机制及人际神经科学方法应用于技能教学及线上教学评估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7.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调节除政府与市场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是伦理调节。本文分析了伦理调节必须依赖于内化的个体德性以及伦理调节的重要作用,总结了伦理调节的基本方式,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Luo  Yi-jun  Jackson  Todd  Niu  Geng-feng  Chen  Hong 《Sex roles》2020,82(5-6):293-305
Sex Roles - Appearance pressure from mass media and appearance social comparison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n disordered eating. However, mediating effects of upward and downward...  相似文献   
29.
消极身体意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对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情绪体验、体重控制策略、饮食失调和社会生活五个方面; 并且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BMI)、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同伴和大众媒体)和心理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1)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完善青少年身体意象发展的理论模型; (2) 考察社交媒体等新兴因素的作用; (3) 阐明青少年在加工身体相关信息时的认知特点; (4) 推进中国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30.
陈红 《伦理学研究》2006,(5):98-102
威尔逊通过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指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其生物学的基础。他认为人类的利他主义伦理也同样有着生物学基础,从而提出了以生物行为科学解释伦理本质的伦理观。社会生物学伦理观,是一座联接伦理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当今时代,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生物学伦理观,对于完善伦理学的科学基础,对于如何恰当地开展社会伦理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