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241.
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 本研究从个体受欢迎程度和个体间亲密程度两方面探究了人格特质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个体间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相似性和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尽责性的个体在需要“值得信任”特质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 高宜人性的个体在需要“共享时光”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 (2)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 个体间人格相似性和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3)同样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 个体间部分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额顶控制网络以及背侧注意网络; 同时, 部分节点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默认网络。研究结果揭示了人格特质对不同社交网络结构的影响, 以及个体间人格特质相似性和静息态脑网络相似性与社会距离的关系。本研究对理解社交网络的结构, 形成规律以及其中的信息传播规律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42.
诸多研究显示母亲积极教养能够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但是迄今对其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基因-环境-内表型-行为”模型, 采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 对1082名青少年(初测年龄为12.32 ± 0.48岁, 50.3%女生)及其母亲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 考察共情在母亲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以及OXTR基因rs53576多态性对该中介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认知共情(观点采择)在母亲积极教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而情绪共情(移情关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2) OXTR基因对积极教养与亲社会行为间直接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3) OXTR基因能够调节“母亲积极教养-认知共情-亲社会行为”中介机制的前半路径, 并且显现出一种超显性的基因效应。在携带GG和AA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母亲积极教养显著正向预测认知共情, 进而增加了其亲社会行为, 而在携带AG杂合子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这一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催产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共情能力和家庭教养等方面阐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43.
精神病态作为暴力犯罪、累犯和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预测变量, 在临床心理学和司法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三元精神病态模型通过大胆、卑劣和去抑制三个维度对精神病态进行了操作化定义, 反映了精神病态在神经生物学维度上存在的认知情感加工缺陷。其中, 低威胁敏感性是精神病态大胆的主要病因学基础; 而执行功能受损, 尤其是注意调节缺陷则导致了精神病态的去抑制倾向; 而与情绪识别存在联系的共情缺陷可能是卑劣的深层原因。未来研究中仍需关注精神病态的概念化问题, 以及不同精神病态特质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潜在病因学基础, 探索精神病态特质在生命早期阶段的体现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244.
基于迁移适当加工理论,采用连续识别任务范式,通过操纵字词和图片的模糊度来考察知觉模糊非流畅的延迟效应。结果发现:(1)模糊不流畅的材料学习判断值更低;(2) 知觉模糊程度对即时的再认成绩没有影响,但在延迟再认测试中流畅性较低的模糊材料成绩更好。该结果表明实验操纵方式所引发的编码过程和记忆测试所需的检索过程性质上相匹配,而且延迟测试时,知觉非流畅可以促进学习,说明该效应存在边界。  相似文献   
245.
246.
People's willingness to postpone receiving an immediate reward in order to gain additional benefits in the future, that is, a tendency to shallow delay discount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one's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We conducted two experiments investigating how the prospect concept can induce a future-oriented mindset and induce people to behave accordingly. We found that engaging in prospective imagery led the participants to focus on delayed utility over immediate utility in financial decisions (Experiment 1). Participants who received the prospect prime via a scrambled-sentence task decreased their desire to pursue hedonic activities for instant gratification (Experiment 2). Moreover, a state of future orientation mediated the effect of the prospect prime on measures of delayed gratification (Experiments 1 and 2). Thus, reminders of prospect may activate a mindset for future orientation by which delayed gratification is strengthened.  相似文献   
247.
In social dilemmas, negotiations, and other forms of strategic interaction, mind-reading—intuiting another party’s preferences and intentions—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an actor’s own behavior.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odel of how perceivers shift between social projection (using one’s own mental states to intuit a counterpart’s mental states) and stereotyping (using general assumptions about a group to intuit a counterpart’s mental states). Study 1 extends prior work on perceptual dilemmas in arms races, examin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 military escalation. Study 2 adapts a prisoner’s dilemma, pairing participants with outgroup targets. Study 3 employs an ultimatum game, asking male and female participants to make judgments about opposite sex partners. Study 4 manipulates perceived similarity as well as counterpart stereotype in a principal–agent context. Across the studies, we find evidence for our central prediction: higher levels of perceived similarity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rojection and reduced stereotyping.  相似文献   
248.
杨学功  席大民 《哲学研究》2012,(4):3-11,48,127
<正>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最为重视的马克思历史理论之一,甚至被看作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部分,但同时也是引起最多争议和质疑的部分。然而,无论是关于社会形态演进序列之"五形态"与"三形态"的争论,还是关于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争论,抑或关于  相似文献   
249.
成祖明 《世界宗教研究》2012,(4):117-130,192
圣经社会学批评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圣经批评学流派之一,源自现代圣经批评学,但将社会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圣经批评中形成圣经社会学批评,则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歌德瓦是圣经社会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引入到圣经批评学之中,重构了以亚威崇拜为中心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他从"反抗模式"出发,论述了亚威信仰和崇拜源于受压迫的乡村农牧民,他们平等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亚威信仰的诞生;亚威崇拜对早期以色列社会的作用不仅产生一套"伦理规范",更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层的权力象征,在以色列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是维系以色列共同体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抵御外来侵略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250.
陈曦  李明  叶浩生 《心理学探新》2012,32(3):267-271
以444名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Schutte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为研究工具,调查青年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对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青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本科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和人格变量之后,情绪智力能独立预测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