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两个研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1元~1亿元的广阔范围内,以及在只采用选择反应模式的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也在齐当别模型的全新视角下得到了讨论;此外,齐当别模型本身以及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也得到了探讨.结果发现:基于选择反应模式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获得情景中稳定存在,并只存在一个风险倾向的拐点,而它在损失情景中则不存在;损益值大小效应的机制能够被齐当别模型很好地解释;齐当别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对模型预测效能的检验力不足,但其与新设计的维度内判断任务联合后却有很大改善;齐当别模型对损失情景中的均含0结果值的决策任务的解释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智能时代已然来临。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推动组织的智能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采用智能技术以提高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人机协同工作日益普遍,人机协同决策成为新型组织决策方式。然而,当前智能组织中的人机协同决策还面临信任度低、可控性低、透明度低、协同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它们阻碍了决策质量、效率和体验的提升。本项目认为,人机兼容性,特别是人机内部兼容性,如认知兼容性、情感兼容性、价值兼容性等,或是影响人机协同决策绩效的根本原因。因此,本项目基于人机内部兼容性理论视角,综合采用决策心理学、认知科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现场研究和模拟实验,力图揭示人机协同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究人机协同决策中内部兼容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而提出若干人机协同决策优化方法。项目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人机协同决策理论与人机兼容性理论的发展,提升人机协同决策绩效,推进组织决策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In China, where there are few mental health resources, the majority of HIV-related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medical treatment and transmission prevention rather than psychosocial support. Yet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 report high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especially upon first receiving their HIV diagnosis. We conducte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of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N = 31)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3 focus groups (n = 6 in each group) of HIV-affected participants, and a quantitative survey (N = 200) with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HIV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China. Our qualitative data revealed themes of forms of distress experienced and types of psychosocial support that our participants wished they could have accessed upon diagnosis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intervention structure that would be most feasible and acceptable. Our quantitative surveys provided further evidence of the high degree of psychosocial distress among recently diagnosed PLWHA. Our findings inform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ychology Toolbox intervention, a brief CBT skills-based intervention comprising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behavioral activation, and paced breathing, design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primary care for recently diagnosed PLWHA.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tents of each session.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for efficacy as well as examine best strategies for eventual implem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相似文献   
14.
汉字识别中形旁亚词汇加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语义相关判断 ,探讨儿童和成年人在汉字加工中是否存在形旁的语义激活。目标字是语义透明的合体字 (如“姐”) ;启动字选用两种与目标字语义无关的字 ,一种是共用形旁但语义不透明的合体字 (如“始”) ,一种是在频率、笔画等方面和共用形旁字匹配的无关控制字 (如“收”)。结果发现与无关控制字相比 ,儿童和成年人在共用形旁字上的“NO”反应得到了延迟 ,说明形旁可能被分解加工 ,其语义被激活。而且不同年级儿童和成年人的效应量不同 ,表明形旁的自动分解和语义激活可能存在着一个从非自动化到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与前人的诸多研究相结合 ,说明儿童和成年人对汉字的加工一样 ,是亚词汇与词汇加工并行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周晶  宣宾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976-1991
抑制控制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研究表明抑制控制与额叶区域的活动有关。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 可以调节脑区的激活程度。研究表明tDCS刺激额叶的部分区域可以有效干预参与者的抑制控制水平, 而这一干预作用会受到刺激位置、刺激类型以及实验任务等条件变化的影响。目前tDCS已应用于不同人群的抑制控制研究, 并能与其他研究技术较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刺激的情绪信息通常可帮助人类快速地做出相应的趋近或回避反应。实验室情境下研究者对趋避的操作性定义不尽相同, 但以往绝大部分研究证实了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正性情绪引起趋近反应, 负性情绪引起回避反应。动机定向理论认为, 这种促进作用是自动的, 而事件编码理论认为, 这种促进作用依赖于外显的效价判断。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界定趋近和回避的操作性定义, 采用更敏感的实验范式解决两种理论的纷争, 以深入阐释相容效应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认知功能损伤。例如,存在注意保持缺陷,对与创伤相关的信息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和应激反应;并存在对创伤信息的记忆偏向,在陈述性记忆和自传体记忆中表现出一定的缺陷。近年的研究积累了更多类似的证据,表明PTSD的认知损伤可能与执行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但这一解释是否正确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综述对5·12汶川大地震后长期的心理干预工作,尤其是认知功能损伤人群的筛选、恢复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靠近运动刺激的碰撞时间(time-to-collision, TTC)估计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为了解释个体如何进行TTC估计, 研究者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生态光学理论和tau理论等, 也考察了影响TTC估计的部分因素。近年的研究通过比较个体对威胁刺激和非威胁刺激的TTC估计, 考察了刺激的情绪相关属性对TTC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比于自然非威胁刺激(如兔子等图片), 个体会低估自然威胁刺激(如蛇等图片)的TTC, 但这种TTC的低估在社会威胁刺激(如愤怒面孔图片)上有时很小甚至不显著。个体低估TTC可能存在三种原因:(1)个体对威胁刺激具有特异性反应; (2)威胁刺激具有较高的情绪唤醒度; (3)个体对威胁刺激具有心理距离更近和运动速度更快的知觉偏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考察在社会威胁刺激上表现出的TTC低估效应不稳定的原因; 探索威胁刺激TTC估计中的自主生理反应和神经机制;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威胁刺激TTC估计的研究; 在实验设计中考虑性别和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表象—认知吝啬原则:MHD问题另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MHD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对MHD问题中出现的“概率错判”和“选择固着”两种现象给出了一种基于表象—认知吝啬视角的解释。该视角认为,人们无论采用的是顺向表征还是逆向表征,都采用了动态表象表征问题,而依照认知吝啬原则,动态表象要模拟轿车在门1、门2之间以1:2的比率出现的状态很难,却极容易模拟成轿车在门1门2间随机出现的状态;这导致了人们形成“概率错判”;对于“选择固着”问题该视角则认为,它的出现是不变比改变更符合认知吝啬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探讨父亲和母亲的抚养压力在母亲抑郁与学龄前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间的作用。以北京市某区75所幼儿园的2222名3~5岁在园幼儿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抚养压力量表》、《学龄前儿童问题行为问卷》分别对母亲抑郁、父母抚养压力及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母亲抑郁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内、外部问题行为;(2)母亲抑郁对儿童内部问题行为的作用被"母亲抚养压力"、"母亲抚养压力-父亲抚养压力"两条路径部分中介;(3)母亲抑郁对儿童外部问题行为的作用被"母亲抚养压力"、"母亲抚养压力-父亲抚养压力"两条路径完全中介。综上,研究揭示了母亲抚养压力、父亲抚养压力在母亲抑郁和学龄前儿童内、外部问题行为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