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60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行为任务、问卷报告、生理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招募150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8.64岁,63名女孩)参与研究。结果表明:(1)学龄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2)高水平的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儿童的抑郁症状。(3)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对母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显著,生理上对环境更敏感(高迷走神经抑制)的儿童更易得益于高母子依恋,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但同时,这类儿童在母子依恋较低时也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4)儿童的生物敏感性对父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高父子依恋对生物敏感性水平不同的儿童均存在有利影响。(5)在不同情境中测量的迷走神经抑制对亲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模式相似,表现出跨情境一致的特点。本研究率先揭示儿童迷走神经抑制与亲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联合作用机制及父母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12.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93,26(4):94-101
该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孟子的普通心理思想。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志意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习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3.
比较短尾猴和恒河猴的社会行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尾猴和恒河猴同是猴科猕猴属中两个不同的物种。从习性学的观点看,它们的社会行为模式应是大同而小异的。作者通过对生活在自然栖息地和实验笼内短尾猴所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同文献中已公认的恒河猴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这两种动物的社会行为模式虽然在基本上是相似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是行为模式相同,社会含意不尽相同;有的是社会含意相同,模式不同;也有的模式只是短尾猴有,而恒河猴没有。本文把初步观察到的7种不同情况列出。  相似文献   
14.
The auditory cortex of the mustached bat shows complex multiple frequency maps, because cortical neurons in several areas are tuned to particular combinations of signal elements. Different types of combination-sensitive neurons form computational maps in which information-bearing parameters for echolocation (biosonar) are represented systematically. Neuronal response properties and multiple-frequency and computational maps were considered to be created solely by divergent-convergent interactions of neurons in the 'ascending' system. However, we have found that the 'corticofugal' system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eurons in an iso-best frequency (or echo delay) 'minicolumn' of the auditory cortex augment the auditory responses of subcortical neurons tuned to that frequency (or echo delay) and sharpen their tu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reduce the response and shift the tuning of subcortical neurons tuned to other frequencies (or echo delays) away from the best frequency (or delay) of the cortical neurons. Cortical neurons mediate a highly focused positive feedback, incorporated with widespread lateral inhibition, via corticofugal projections. This 'egocentric selection' is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elf-organizing the central auditory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初级指挥官人格类型与PM领导行为类型有效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陆军初级指挥官人格心理类型与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心理学研究 ,探讨个人的领导潜能、人格心理类型对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1方差分析表明 ,具有不同领导行为的指挥官在人格维度上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了指挥官的领导行为取向与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2卡方分析结果也表明 ,PM型行为的军官在其人格特征上具有“ESTJ”组合特征 ,而 pm型的军官则正好相反 ;另外 ,pm型的军官在成就动机上获得高分的人数最少。3系统聚类分析显示 ,“成就动机”、“感觉”和“判断”三种人格因素与军事指挥官完成整体领导职能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尚书》、《左传》、《国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书》、《左传》、《国语》是我国最古老的三部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文主要讨论:《尚书》的五行观念、人贵论和人性论思想、认知心理思想、个性心理思想、心理测验思想;《左传》的情感心理思想、病理心理思想、文艺心理思想;《国语》的缺陷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情绪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传统情绪疗法:情志相胜疗法,相反情绪疗法,激情刺激疗法,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疗法,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疗法,顺情从欲疗法,抑情顺理疗法,移情易性疗法,情志导引疗法,七情合参疗法。这些中国传统心理疗法在现代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正常人与高位胆管癌病人之间的门静脉血流改变,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门静脉血流改变在诊断高位胆管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 We aimed to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maternal depressive symptoms on temporal dynamics of child emotion regulation by applying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Three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whether and why sharing experiences of social exclusion or social acceptance with others strengthens social bonds.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either social exclusion or social acceptance alongside another co‐participant who either also experienced the same outcome, or experienced a different outcome, as them. Multilevel modeling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 dyads who shared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exclusion or social acceptance felt closer to each other than those who experienced different outcomes, and that perceived similarit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shared experiences on social bonds. Interestingly, participants felt closer to one another after having shared social acceptance, more so than when they have shared social exclusion.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findings are interpreted in light of theories of social exclusion, shared experiences, and social bon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