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540篇
  16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篇章阅读中先行信息通达的若干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王穗苹  莫雷  肖信 《心理学报》2001,34(6):30-38
采用实时窗口阅读技术,探讨在篇章阅读理解中,当读者在建构先行信息已能考虑其合适与不合适这一条件下,先行信息与当前信息的关系及距离如何影响对先行信息的通达。实验一采用以句子为单位的自控阅读,通过再认探测技术,结果发现,被试在加工含回指词的目标句时,回指词的不合适先行词也会得以通达。实验二以词汇为单位呈现阅读材料,通过命名探测技术,结果发现,与当前回指词关系合适的先行词会得到更快的通达,而先行词与当前回指词距离的远近不会影响先行词的激活水平。  相似文献   
42.
·12汶川地震发生两个月后,对508名灾区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合他们对地震前状况的回忆,考察其地震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与回忆得到的地震前感受相比,地震后灾区教师体验到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降低。(2)极重灾区教师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程度大于重灾区和轻灾区教师。(3)教师遭受的客观损失严重程度能显著预测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创伤后身心症状在其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即创伤事件引发教师创伤后身心症状,而这些症状日趋严重,使其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增加、主观幸福感降低。  相似文献   
43.
采用基金投资框架任务,结合眼动技术考察眼睛注视线索与框架类型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消极眼睛注视线索促进了被试在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寻求行为,控制组与积极、中性、消极眼睛组的行为结果无显著差异;(2)以均字注视次数为指标的眼动结果表明,积极眼睛组和中性眼睛组对确定损益的关注差异大于对风险损益的关注差异;消极眼睛组和控制组被试对损失的关注大于对收益的关注,对确定项的关注大于对风险项的关注,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消极眼睛注视线索可能改变了个体对风险性和确定性的感知,并因此影响了人们的风险决策行为,规避消极情绪线索可能有助于减少经济决策中的风险寻求行为。  相似文献   
44.
左右半球在语篇理解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花  陈卓铭  莫雷  陈善诚 《心理学报》2004,36(5):540-544
通过2例一侧颞叶损伤患者研究了一侧颞叶损伤及两侧半球的协同作用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并探讨了发生此种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一侧颞叶的损伤将导致患者语篇水平的理解障碍及语言推理能力的下降;提示语篇理解需双侧半球的协同作用,而推理能力下降可能是引发语篇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
研究选取65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和亲子依恋安全性问卷,考察了有无二胎与父母教养能力感的关系,并探讨了头胎子女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有无二胎与父母教养能力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能力感高于独生子女父母的教养能力感;(2)头胎子女的母子依恋能够调节有无二胎与父母教养能力感的关系:对于高母子依恋组的被试而言,有无二胎无法预测父母教养能力感,而对于低母子依恋组的被试来说,有无二胎能显著正向预测父母教养能力感。而父子依恋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对高母子依恋群体而言,有无二胎不影响父母教养能力感,而对于低母子依恋群体来说,家庭中有二胎会促进父母教养能力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Children's family obligations involve assistance and respect that children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to immediate and extended family members and reflect beliefs related to family life that may differ across cultural groups.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 (N = 1432 families) in 13 cultural groups in 9 countries (China, Colombia, Italy, Jordan, Kenya, Philippines, Sweden, Thailand and United States) reported on their expectations regarding children's family obligations and parent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Within families, mothers and fathers had more concordant expectations regarding children's family obligations than did parents and children. Parenting behaviours that were warmer, less neglectful and more controlling as well as parenting attitudes that were more authoritarian were related to higher expectations regarding children's family obligations between families within cultures as well as between cultures. These international findings advance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family obligations by contextualising them both within families and across a number of diverse cultural groups in 9 countries.  相似文献   
47.
楚啸原  刘珂  理原  雷雳 《心理科学》2021,(1):134-140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考察了网络游戏中虚拟商品感知易用性对其使用意愿的影响,以及感知有用性、玩家神经质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虚拟商品使用意愿问卷、感知易用性问卷、感知有用性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对559名有过网络游戏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虚拟商品的感知易用性可显著正向预测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2)虚拟商品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受到玩家神经质的调节:对于低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显著;而对于高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员工安全行为是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保障,而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安全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拟借鉴自我控制资源有限模型,结合行为和生理指标,探讨工作要求和辱虐管理通过损耗个体自我控制资源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并从特质自我控制和自动化安全趋近倾向两个角度探索上述效应的缓解机制。此外,研究拟采用心率变异性作为自我损耗的生理测量。研究有助于从自我控制资源的角度理解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和缓解方法。  相似文献   
4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已经突破了“种子”、“土壤”、“虫子”学说,并沿着“免疫异常”理论进入“自身免疫病”理论。同时这是一个科学思维付诸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大量证据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它应该符合自身免疫病的共性,这一认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能在更高的层面上考察原来的事物。  相似文献   
50.
Do false memories last? And do they last as long as true on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experimentally created false memories would persist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ne and a half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subjects (N = 342) participated in a standard three‐stage misinformation procedure (saw the event slides, read the narrations with misinformation, and then took the memory tests). The initial tests showed that misinformation led to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false memory. One and a half years later, the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again. About half of the misinformation false memory persisted, which was the same rate as for true memory. These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brief exposure to misinformation can lead to long‐term false memory and that the strength of memory trace was similar for true and false memorie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