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后各项功能恢复的有力保证,与术后很长一段地阋内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关于TKR术后镇痛策略有多种形式和方法.外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镇痛(epi-dural control analgesia,CEA)的效果可靠,而外周神经阻滞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2.
民族道德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人类道德的真空——前人类社会的道德失范;民族道德的雏型——氏族道德;氏族道德向民族道德过渡的桥梁——部落道德;民族道德的形成——民族道德等几个阶段。在人类民族道德史上,氏族道德是起点,部落道德是中间环节,民族道德是基于氏族道德和部落道德而生发出来的。抑或说,民族道德是踩着氏族道德和部落道德的肩膀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3.
道德相对性表现为道德准则规范具有具体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道德相对性中渗透了道德绝对性即存在普遍的、共同的、不变的道德价值.道德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夸大相对性而否定了绝对性.但道德相对主义基于道德相对性的某些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理解道德相对性在道德实践中有重要意义.个体道德自主性的提高,既要把握绝对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需要把握道德的相对性以提高具体情境中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84.
探讨SILipATM喉罩用于全麻眼外科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60例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眼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LIPATM通气道组(3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即刻(T1)、插入SLIPATM通气道/气管导管后5min(T2)、10 min(T3)和切皮时(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10min(T6),记录SBP、DBP、HR和平均气道阻力(RAWM).每组随机抽取7例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气管插管组T2,T5时SBP、DBP、HR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AE、NE、在T2、T5,T6时均显著高于SLIPATM通气道组(P<0.05).全麻SLIPATM喉罩通气用于眼外科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围术期并发症少,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85.
自伤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于自伤行为的探讨已深入到基因及神经系统层面,基因-脑-行为的综合视角为客观揭示自伤产生机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对自伤候选基因多态性及其可能的脑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今后应在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脑机制、积极环境下自伤行为研究、自伤青少年的追踪研究以及自伤行为的系统性探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6.
唐君毅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道德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之基础上的,他对道德生活本质、道德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现实世界之物质是精神之体现的论述,以及希望建立一个充满高尚理想与道德价值的社会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7.
唐君毅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从事于新儒学的研究和宣传,为新儒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关于中国儒家伦理精神的阐释,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8.
和谐,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先秦开始,道家即对这一理念展开了阐述。尤其是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里,就老子的和谐观及其普世价值略作论述,以求证于学界。  相似文献   
89.
鉴于《易经》文本自身的歧义性和含混性,无法做出统一的标准英译本。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引入描述性翻译批评方法论,从《易经》的英译本这一目的语出发,对《易经》的英译事业做全面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一、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消长对不同时期的《易经》英译规范与倾向有影响;二、《易经》英译本在英美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与社会功能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