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陈平  辛涛 《心理学报》2011,43(6):710-724
项目增补对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中的题库维护至关重要。在传统CAT中, 在线标定方法经常用于估计新题的项目参数。然而直到现在, 在CD-CAT领域还没有任何关于在线标定的论文公开发表。为将传统CAT中3种有代表性的在线标定方法(Method A、OEM和 MEM)推广至CD-CAT (CD-Method A、CD-OEM和CD-MEM)建立分析基础, 并采用模拟方法对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CD-Method A方法在项目参数的返真性方面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自适应标定设计较随机标定设计可以提高项目参数的返真质量。  相似文献   
53.
Alexander在1986年提出了间接互惠的概念, 并在次年出版的《道德体系生物学》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 用来解释人类道德以及大规模合作行为的起源。间接互惠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者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视角对间接互惠进行了诸多研究, 认为人群中间接互惠的大量存在是声誉机制的结果, 并提出了诸如印象分数、名声、标签等不同的声誉机制, 但是目前关于声誉机制的研究大都建立在个体信息可被所有他人观察到的假设之上, 多在个体层面展开声誉机制的研究。今后应该注重在信息不充分情景下开展群体层面上声誉传递机制的研究, 探讨间接互惠中心理机制(如信任、公平等)的作用并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相似文献   
54.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秀珍  辛涛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552-1562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是基于测量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测验模式。它根据考生的作答反应自适应地选择测验项目。选题策略是CAT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关系到测量效率、测验安全和测验信、效度等重要问题。根据CAT是否具有非统计约束对传统CAT和认知诊断CAT的选题策略进行了分类介绍,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提高选题策略的综合表现、深入探讨多级评分项目和认知诊断CAT的选题策略。  相似文献   
55.
辛自强  韩玉蕾 《心理学报》2014,46(6):791-806
等值分数概念的发展要以相对量概念和乘法思维为基础。实验1将小学一至三年级儿童等值分数概念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整体量概念、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正式的等值分数概念, 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尚未获得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 二年级儿童尚未发展起成熟的乘法思维。基于此, 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了干预实验。实验2的干预方法是在一年级儿童的整体量概念基础上促进其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的发展, 实验3的干预方法是通过熟悉的任务情境来促进二年级儿童对乘法关系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从而促进其乘法思维的发展。这些干预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开展等值分数的早期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6.
即便在相同的情形中, 每个人所做的决策也有千差万别, 导致决策个体差异的因素之一就是数学能力。文章综述了算术能力、数量表征、概率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认知启发式对各种决策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或者采用相关范式将数学能力作为决策的外部关联因素, 或者采用成分范式确定决策过程所需要的特定数学认知成分; 观点上的主要争论在于是一般认知能力还是数学能力在预测决策表现, 以及数学能力是否总是对决策有积极作用; 此外, 双系统模型和模糊痕迹理论有望为决策的个体差异提供理论解释。今后研究应该澄清上述争论, 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式和结果解释框架, 并探讨更多提高决策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7.
以往研究表明,表征深度的发展是一个随年龄增长而单调上升的过程,但这些年龄尺度上的横断研究难以说明表征深度变化的发生过程及其机制.本研究采用微观发生法,以齿轮推断任务为材料,探讨了68名小学五年级儿童表征深度的变化路线、速度及来源.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期间,儿童的表征深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变化路线主要体现为从最基本的一级水平向更高级的二、三级水平的递增过程,但这种变化路线的个体间差异较大;变化速度体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上述变化特点与练习及自我解释、练习模式的特征以及任务难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以小学数学分数起始教学为媒介,通过自编的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知识测验,考察了162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一般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等三类知识上的表现,并据此探讨了这三类职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编的小学数学职业知识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能显著地预测其教育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59.
近二十年以来,考试理论(Testing Theories)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种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Lord提出的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出现了多维度项目反应理论(multi-dimensional IRT)、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Nonparametric IRT)以及认知诊断理论(Cognitively Diagnostic Theory)等;另一方面,项目反应理论在考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考试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计算机自适应考试(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  相似文献   
60.
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四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1391名4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追踪调查,先后两次(间隔一年)测查儿童的认知能力,建立两水平回归模型考察幼儿园入园年龄与4~5岁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家庭学习环境对入园年龄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入园年龄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入园年龄效应在儿童5岁时仍然存在;(2)对于家庭学习环境差的儿童,较早入园使得儿童获得认知发展的优势;对于家庭学习环境较好的儿童,则存在一个适中的入园年龄段,能最大程度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