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study of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rious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suggest that there should b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ork-related variables and commitment to an organizat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for a sample of 203 Japanese industrial workers, four components (attachment, internalization, normative, and continuanc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re predicted by organizational climate, supervisory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tenure, and role clarity.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偏好、自由联想、字根补笔和字辨认等4项任务观察一例单纯性右侧基底节损伤遗忘症患者和两组正常对照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1)该患者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而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认为知觉性启动效应的神经学基础可能在基底节。(2)该患者知觉性启动效应与语义性启动效应分离。认为神经组织的损伤可导致不同形式启动效应的分解,提出内隐记忆或启动效应的不同形式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学前儿童对短时时距的区分及其认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令儿童比较时距长短为手段进一步探查学前(5、6岁)儿童对短时时距的认知过程,挖掘幼儿的认知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学前5、6岁儿童已能区分只有几秒钟差异的短时时距;2)6岁儿童已能使用时间标尺测量时间,5岁儿童已有潜力把时间看成是可以计数的维量;3)两时距的时间差别大小是影响儿童认知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式的研究:起源、发展和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对抑郁易感性的研究,已经成为探寻抑郁心理病理的一个热点。文章介绍了抑郁易感性应激模型的相关定义、起源、及主要特点。介绍了在当代具有代表性的3个理论:(1)Abramson的抑郁无望理论;(2)Beck的认知易感理论;(3)双信息过程理论。尤其对抑郁认知易感性因素本身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最后,介绍了整合的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5.
106.
"网恋"及其伦理问题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恋”可划分为“网恋I”(通过网络恋爱 )和“网恋II”(纯粹的网恋 )两种类型 ,由“网恋”引发的伦理问题可分为“问题I”、“问题II”和“问题III”。这种区分有助于分辨网恋带来的不同性质的伦理问题 ,针对不同类型的网恋及其问题 ,提出不同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以往研究表明消极的养育行为损害青少年学业成绩,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机制缺乏探究。本研究通过检验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父母消极归因情境下努力控制在粗暴养育和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88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填写粗暴养育问卷、努力控制分量表、儿童责任归因分量表,并以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均值作为学业成绩的指标。结果显示:(1)控制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后,粗暴养育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2)努力控制是粗暴养育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3)粗暴养育通过努力控制对学业成绩的间接效应受父母消极归因的调节。因此,矫正父母消极的养育行为和归因模式,改善孩子的自控能力,有利于改善其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代的变迁,运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1996至2016年间160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研究发现:(1)SCL-90各因子与年代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在逐年下降。(2)SCL-90各因子与3项社会指标(离婚率、死亡率和犯罪率)有显著正相关。(3)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心理健康水平得分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4)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则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9.
李涛 《世界哲学》2020,(1):55-63
亚里士多德探讨政治概念,是在统治的视角下进行的,需要区分家长统治、主人统治(专制)、政治统治,以此来凸显政治具有的自由与美德的双重特点。其中,自由是底线性原则,美德是主导性原则。政治的双重性落在公民身上,就是既要统治又要被统治,因此政治被希腊人认为是他们独有的。自由就意味着法治,法治也体现基于美德的分配正义;同时,政治背后既有自然基础,也有某种超越性。只有讨论了政治概念,才能回答什么是最佳政体的问题。只有贵族制兼顾自由与美德,是严格的政治统治也就是最佳政体。其他政体,要么是缺少自由的家长统治(君王制),要么是自由与美德都缺的主人统治(僭主制),或是有部分自由(共和制、民主制、寡头制),都不是最佳政体。  相似文献   
110.
青少年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追踪研究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000余名青少年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探讨了青少年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饮酒期望的发展和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一年来青少年的饮酒行为、饮酒消极期望和饮酒积极期望都显著增加;女生的饮酒行为和饮酒积极期望的增加都显著高于男生。(2)第二次测查时,青少年的饮酒行为、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消极期望高于一年前原同年级的学生。(3)饮酒积极期望、消极期望和饮酒行为之间的基本关系一年来没有发生变化:消极期望可能降低饮酒行为,积极期望可能增加饮酒行为,消极期望对积极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消极期望对饮酒行为的作用降低,积极期望的作用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