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35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品牌消费旅程通常指的是对于品牌消费服务的多维度(包括认知, 情绪, 感觉, 行为和品牌关系)响应。揭示品牌消费旅程的认知心理过程是目前营销学领域之中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在梳理当前神经营销领域内有关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事件相关震荡(ERO)的相关研究成果后, 将消费者在品牌消费旅程之中的认知心理进程划分为注意吸引、决策形成、消费体验和品牌忠诚四个阶段, 并系统阐述了每个阶段之中消费者心理进程的神经机制与脑区活动, 进而全面立体地揭示消费心理的全貌。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神经指标在具体营销情境下的表征意义, 并结合超扫描技术进一步解析多个被试间的神经耦合情况。  相似文献   
92.
陈晓  谢彬  彭坚  聂琦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463-1481
随着组织广泛的信息技术运用、工作强度增加,员工之间面对面的、真诚的社交开始呈下降趋势。职场孤独感成了困扰员工的普遍问题,引起了企业管理实践界高度重视。通过综述已有文献,本文指出过往研究虽揭示了职场孤独感带来的消极影响效应并有效提高了组织对职场孤独问题的关注度,但尚未系统回答“如何预防与应对职场孤独感”。为了引导员工对职场孤独感的科学应对,本文认为有必要将员工视为能动的主角而非被动的承受者,并探讨职场孤独感与员工应对行为的关系,为如何应对职场孤独感提供建设性对策。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预防与遏制职场孤独感,有必要系统性地探讨职场孤独感的形成原因。综合过往研究,本文发现职场孤独感区别于其他消极情绪的核心在于:职场孤独感源自于高质量职场人际关系的缺失。与此观点对应的是,Wright和Silard (2021)认为当员工实际的职场人际关系未达到预期水平,员工会认为职场人际关系存在缺陷,产生孤独的体验。Wright和Silard (2021)的观点反映了职场孤独感是一种员工未实现期望社交目标而导致的心理体验。循此逻辑,本文采用与目标实现过程相关的调节匹配理论来解释职场孤独感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机制,为预防和应对职场孤独感提供对策。以调节匹配理论为框架,本项目拟解决三个问题:(1)领导与下属的调节焦点(不)匹配如何通过影响领导成员交换,进而影响职场孤独感;(2)员工与团队的调节焦点(不)匹配如何通过影响团队成员交换,进而影响职场孤独感;(3)员工如何依据不同的团队调节氛围来选择社交应对策略,以及社交应对策略对员工绩效的影响。通过新颖的多项式回归分析与曲面响应分析方法,本文力求重构传统的职场孤独感的研究思路,为职场孤独感的产生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除此之外,本文首次将调节匹配理论引入职场孤独感的研究,系统性地分析了职场孤独感的产生和应对,呈现了职场孤独感现象在组织中的动态演化的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93.
基于物体的注意已得到许多静态物体实验的证实, 然而, 对注意分配如何受动态物体影响的研究较少, 存在提示物体假设和动态更新假设两种观点。提示物体假设认为基于物体的注意由最初的物体决定, 而动态更新假设则认为由变化之后的物体决定。动态物体的注意研究还发现了即时物体效应, 即注意基于新物体进行。对于物体变化时注意究竟基于旧物体还是新物体, 新旧物体的相对物体表征强度在其中起决定作用; 当提示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提示物体(即旧物体)决定注意分配, 而当即时物体表征较强时表现为即时物体(即新物体)决定注意分配。相对物体表征强度的概念对理解物体动态变化情况下基于物体的注意的分配以及解决相关理论之冲突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医务人员必备能力之一。"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对加强医师人文素质,提高医师的沟通技能有着明显效果,然而该体系中却缺乏处理医疗纠纷的沟通技能的模块。结合医疗纠纷处理经验和人文沟通技能,探索出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沟通技能三阶段模型,以弥补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之不足。  相似文献   
95.
最优化决策者追求决策的最优解,满意型决策者寻求决策的满意解.已有研究以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两类决策风格的概念并且从两类决策者的决策特征和心理指标这两个角度详细对比了两类决策风格的差异.就纯粹的经济学效益、主观的心理学意义和现实的决策选择这三方面而言,“两类决策风格孰优孰劣”是一个因人而异,因决策目标而异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在清晰界定两类决策风格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测量工具,从而深入探讨两类决策风格的领域特异性、与正性情绪的关系及其心理悖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9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69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探讨教师职业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专家型教师在职业人格得分上显著高于新手、熟手型教师,体现出与教师职业更匹配、更具适应性的人格特点;(2)职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显著,职业人格可通过影响工作投入程度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工作投入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职业人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新手职业人格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熟手大部分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专家完全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人格可通过提高工作投入程度,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7.
沈曼琼  谢久书  张昆  李莹  曾楚轩  王瑞明 《心理学报》2014,46(11):1671-1681
采用空间启动范式考察二语情绪概念理解中是否激活空间信息, 即是否存在空间隐喻。实验1探讨单通道二语情绪概念理解中的空间隐喻, 实验2则探讨跨通道二语情绪概念理解中的空间隐喻。实验1中让32名母语为汉语的汉-英双语者先看一个英文情绪词, 接着进行视觉空间位置判断, 最后再让被试判断之前呈现的情绪词是积极词还是消极词。实验2中40名母语为汉语的汉-英双语者完成跟实验1类似的任务, 不同之处为英文情绪词以听觉形式呈现。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 跨语言和跨通道的情绪词的空间隐喻受到空间位置方向的影响。垂直位置方向上, 二语情绪词在单通道和跨通道中都表现出了空间隐喻; 水平位置方向上, 二语情绪词没有表现出空间隐喻。该结果说明了情绪概念的空间隐喻会受到个体经验的影响, 进一步支持了知觉符号理论。  相似文献   
98.
以76项实证研究(78个独立样本, 21,570名员工)为对象, 综合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优势分析方法, 采用智能职业生涯为分析框架, 以竞争流动与赞助流动、市场转型理论与社会资本“嵌入”观点为理论基础, 探讨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能显著积极地预测主客观职业成功; (2)人力资本能更加积极地预测客观职业成功, 而心理资本则能更加积极地预测主观职业成功; (3)组织赞助部分中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部分中介心理资本与主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完全中介心理资本与客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4)心理资本能更加积极地预测组织赞助。  相似文献   
99.
随着寿命延长和疾病构成向慢性及退行性疾病转变.老年护理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日本通过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改革成功构筑了社会全体支撑的护理保障体系,推进了医疗·保健·福利服务的整合.分析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现状、改革措施及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构建我国老年护理保障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0.
循证医学不断受到推崇的同时也饱受争议,循证医学已为传统医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早在1992年,循证医学工作团队宣称循证医学是新的医学范式,但库恩的科学范式概念是不严密的.基于柯林斯的实践文化模式解读循证医学,发现循证医学拥有可称为"循证"的文化特质,即从问题出发的批判精神、去伪存真的分析精神、基于证据的实证精神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