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6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传统观点认为, 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是同一连续体的对立两级或者负相关的独立二维结构。但近期研究表明, 这二者关系并非那样简单, 在特定情境下它们也许存在一种适度的正相关性。首先, 回顾组织公民行为与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以及这二者关系的认知演变; 然后, 基于情绪与认知整合框架, 采用资源守恒理论和道德平衡理论探讨组织公民行为与反生产行为的互动关系; 最后, 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如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二者互动关系的边界机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验证这二者之间互动关系、基于潜增长模型探讨这二者关系的动态变化、以及深入探讨这二者互动关系的管理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92.
通过行为实验探讨了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这两种基本道德价值的语义启动对涉及弱势群体的道德两难问题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道德价值语义启动对道德判断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公平正义启动状态下,人们的道德判断不会对弱势者有明显的道德宽容偏向。当个体处于恻隐关怀启动状态时则会出现明显的道德判断弱势者效应,即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判断存在显著的宽容偏向。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弱势群体判断在道德价值语义启动与道德判断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道德价值语境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指出在面对重大社会负性事件时,政府、社会媒体、学术界应该呈现怎样的道德价值语境是一个既具有突出现实性和重要理论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3.
694.
695.
696.
刘念  李萍 《道德与文明》2020,(3):109-114
关怀是否能从私人领域扩展至公共领域,是关怀伦理面临的一个普遍质疑,它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扩展的可能性,即来源于个人关系的"关怀"如何从心理上扩展至整个人类?二是这种扩展的合理性,即诉诸关怀会导致对权利的忽视。弗吉尼亚·海尔德的关怀伦理思想分三步回应了这个质疑。第一步,通过澄清关怀伦理要求扩展至公共领域的"关怀"是什么以及关怀伦理如何对待权利,海尔德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回答。第二步,通过说明关怀关系是个人、社会以至国际层面的关系都预设并依赖的一种关系,海尔德论证了以关怀关系为核心的关怀是一种为公共领域所需要的道德。第三步,以关怀伦理在限制市场和国际暴力等问题上所能提供的建议为例,海尔德进一步为关怀伦理扩展至社会及全球领域的可能性提供了辩护。  相似文献   
697.
698.
本文对清初至乾嘉时期的学术走向进行了重新考察,试图表明明清之际的学术实质一直存在着学术以"为道"这一本原性价值追求与以博文为形式的单纯"为学"之间的内在紧张.作者首先对明末清初学术之大势进行了概要性叙述,对梁启超关于顾炎武为"清学"开山之说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乾嘉"汉学"实不足以承续顾氏的学术精神,推顾氏为"清学"开山,也未足以推崇顾氏.文字训诂名物典制的考证之学,本质上是疏离于甚至逸出于"明道"的学术传统的,不仅未能上接顾氏学术的根本义旨,而且也为戴震学术的某种质变形式.而"宋学"的重新张扬与"今文学派"的重登舞台,在思想史的意义上,则表明学术以"明道"这一本原性价值取向在现实性上的重新挺立,所以将"汉宋之争"以及"今古文之争"仅视为"门户之争"并不恰当,是忽略了其思想史意义的."宋学"与"今文学"的合流,既导致以考证为特征的"汉学"衰微,也使"明道"再次成为学术主题,并由此而转向于社会现实的激烈批判,中国学术正由此而进入于近代.  相似文献   
699.
700.
手足口病重症、危重症常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细胞因子风暴说、正反馈说、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说等.本文根据免疫系统由固有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两部分组成及固有性免疫→抗原提呈→适应性免疫构成一个完整的免疫网络的已知理论,结合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观点对手足口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固有免疫代偿/失代偿”新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